本报记者 王 言
焦麦266小麦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品种审核委员会审定。
怀玉208玉米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品种审核委员会审定。
一年之内,河南怀川种业在小麦、玉米两大主要农作物上完成省级新品种审定,在国家2012年出台的《种业发展规划》要求把商业化育种工作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转到种子企业的背景下,这对河南种业界来说实属难能可贵。而这两个新品种均由河南怀川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农艺师李文举一人成功培育,在全国育种界极其罕见。
双料育种之所以极其罕见,是有其原因的。
业内人士都知道,农作物的新品种选育,其主要任务就是把控制生命密码的基因进行重组,这是一个把符合人类需要的好的基因集聚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一个优良新品种的过程。就目前种子企业的科研技术手段来说,还难以对基因进行直观定位和控制,只能通过作物所表现的性状进行基因辨识,利用遗传、分离规律,对基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而小麦、玉米等高等植物的基因已进化到相当复杂的程度,许多性状往往由多基因复合控制,或不同基因连锁在一起进行性状遗传,需要通过杂交、复合杂交、回交等手段,打破连锁,累加增效,使其按照我们的愿望进行基因重组排列,把众多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种子上,这一过程漫长且难以控制。很多专家教授,一辈子从事遗传育种工作,致力于一种作物的育种攻关,能培育出1~2个新品种已属不易,终其一生没能培育出一个品种的,也不足为奇。而年仅44岁的李文举不仅在小麦上,而且在玉米上,同时选育出新品种,可谓创造了育种界的奇迹。
走近李文举,记者走进他执著的梦,了解到太多太多他艰辛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李文举出生在温县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他记事时,还是文革后期,改革开放的前夜。一家7口人,人口多,生产队分的粮食少,难得吃上一顿饱饭,李文举天天盼望的就是啥时候能够顿顿吃上白馍、白面。考上济源农校后,李文举如饥似渴地学习农学基础理论,课余时间就跟着老师到育种试验田学习小麦、玉米育种知识。当看到不同材料的杂交后代产生千奇百怪的变异,他更加感到了生物遗传的神奇,沉浸在生物遗传科学的缤纷世界里。
济源农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温县城关镇原种场。他一边在试验田里做育种工作,一边向有经验、有成就的育种家求教,先后师从济源农科所育种家卫志祥,河南省首席玉米育种家王治波,温县农科所温麦系列之父王焕英、王素霞等众多育种家。历时6年多的多方求教,反复实践,他逐渐进入了育种科学的殿堂,找到了遗传育种的捷径。2002年,他加盟河南怀川种业有限公司,担任首席育种家。该公司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以及对科研创新在人财物上的全力支持,使他迈上了施展自身才华、实现胸中理想的更广阔平台。
李文举加盟怀川种业之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不久、全国种业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怀川种业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确定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科研团队、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之路,李文举的到来,对公司来说可谓如虎添翼。他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已选育出的不少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系正处于最后攻关阶段。但怀川种业是焦作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要选育出小麦新品种以满足夏粮生产对种子的需要,而且要培育出玉米新品种以满足秋粮生产对良种的需求,从而为农民粮食丰收提供全程良种服务。李文举知道这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更是急农民所需,他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副担子,从此走上比普通育种人员付出双倍汗水和艰辛的科研之路。
做好一个作物的新品种选育,要经过育种资源收集、材料血亲传承、类别划分、播种前准备、播种后管理、生长期观察分析、亲本材料利用、双亲杂交组配、后代分离选择、初级组合鉴定、高代品系比较等阶段,要对多达几百个小区的数万个单株和每个单株的茎秆、穗子、籽粒等进行全面考种,还需要在掌握既往优良品种特性的基础上,对现有组合后代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取优淘劣,优中选优。从整地播种到熟后收获,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季节,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李文举每天都在育种田认真细致地观察、记录、分析,冀盼能从十万乃至数十万分之一的几率中挑选出皇冠上的明珠,把集聚了亲本多个优良性状的最好的一株选出来。李文举不光进行着小麦新品种的选育,还进行着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玉米育种不但要夏种秋收、春播夏收、还要海南加代,一年三熟,南繁北育,全年连续进行这就迫使李文举必须齐抓共管,两项兼顾,这会儿给小麦杂交,回头去给玉米套袋,上午还在为玉米授粉,下午就去进行小麦考种,出了小麦地就进玉米田,走出玉米田又进小麦考种分析室。两个作物,两种不同的材料背景、组合背景和选择思路,都需在严谨、缜密、科学的框架下,在李文举的大脑中不停地进行育种体系逻辑思辨转换和选择系统对应分析梳理,给他的思想造成很大的压力,而繁重的工作,又催着他必须尽快去完成。脑力和体力的双重付出,使他身心疲惫异常,但他咬牙挺了下来。
痴迷育种,李文举付出的太多。十几年的春节,他都远在海南进行玉米南繁育种,无法和家人团圆。妻子生孩子时,他正在地里忙碌,因送医院不及时,致使儿子一个胳膊出现神经性活动障碍,这也成为他终生的愧疚。一年365天,他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每天想着的都是小麦、玉米育种,甚至睡觉时做梦还多次思考出杂交组合的新思路,醒来后就赶快拿笔把梦里得到的灵感记录下来。
李文举在两大作物上完成省级新品种审定,已在河南省育种界崭露头角。焦麦266新品种的成功培育,使怀川种业公司承担的焦作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对他来说,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只是在他所追求的育种事业上迈出的第一步,目前由他培育的小麦新品系怀川919,已参加国家区域试验;怀川238、焦麦268、丰麦6号等新品系,已在河南、陕西等省参加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系怀玉23已参加国家区域试验;怀玉5288、怀玉20、怀玉35、咸玉3303等20多个玉米新品系已分别参加陕西、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6省区的生产试验或区域试验。上述新品系均有望在近年相继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①6
阅读提示 一年之内,河南怀川种业在小麦、玉米两大主要农作物上完成省级新品种审定,这对河南种业界来说实属难能可贵。而这两个新品种均由李文举一人成功培育,在全国育种界极其罕见。痴迷育种,李文举付出了太多。妻子生孩子时,李文举正在地里忙碌,因送医院不及时,致使儿子一个胳膊出现神经性活动障碍,这也成为他终生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