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武陟县大封镇往年三秋,凡准备来年3月种地黄的预留地,都让掰了玉米后的秸秆长在地里,等种地黄时再深埋还田。今年三秋,这一现象没有了,该镇6.3万亩玉米收获后,秸秆全部还田了。
大封镇是个农业大镇,由于乡亲们有种怀药的传统习惯,这里的农田大都是小地块、插花田,一般收过玉米后,秸秆丢在地里就不管了,每年给秸秆禁烧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隐患。
今年三秋,该镇痛下决心,以消灭焚烧隐患为重点,在全镇开展了前所未有的不留焚烧隐患的群众运动。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庚申说:“通过这场运动,旨在改变群众的传统种植习惯,唤醒群众环保意识,锤炼乡村干部铁的作风。”
改变群众传统种植习惯,离不开铺天盖地、入脑入心的宣传。该镇利用宣传车、广播、过街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秸秆禁烧的意义,组织4辆秸秆禁烧宣传车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巡回宣传,并利用村内广播每天不间断播放秸秆禁烧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该镇统一制作横幅500条、禁烧彩旗850面发至各村、张贴小标语1.2万条,在全镇造浓禁烧氛围。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确保禁烧成功的根本保障。该镇班子成员包区、机关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路段,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员干部一齐抓的联动包抓机制,4个巡逻队24小时不间断巡逻。该镇还给每名机关干部发放了手电灯、小铁锹,方便出现火情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为消除焚烧隐患,该镇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全镇组织协调160台还田机、230台旋耕靶,实现了秸秆100% 还田;采取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小组长、党员包地块的办法,逐村逐路段进行清理苞叶。为减轻农民负担,该镇政府给每村发放1000元的清理补贴,各村组织人力车辆对村内村外的秸秆、苞叶以及杂物进行全面彻底清理。该镇还落实玉米苞叶集中堆放点120个,由专人看管,确保田间地头、村内主要道路和生产路边、树旁、渠旁和排涝沟旁无秸秆、苞叶堆放。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