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焦作新区文苑街道钦平陵村妇女田秀荣,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生病卧床的婆婆,在周围十里八乡被传为佳话。
1981年,田秀荣与钦平陵村的钦挣来喜结连理。多年来,她不仅体贴关爱丈夫,而且婆媳关系相处得也非常好。特别是1999年7月婆婆患脑梗塞,口歪眼斜、腿脚不灵后,她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田秀荣当时在粮管所工作,婆婆住院期间,正是收粮高峰,她白天上班,晚上骑摩托车到医院陪护婆婆。喂水喂饭,擦身洗衣,田秀荣每样都做得精细,周围的病友和医生总是把田秀荣误认为老人的亲生闺女,一个劲地夸赞:“您多有福气啊,有个这么孝顺的闺女。”
婆婆出院后,田秀荣每天除了上班,还得悉心照料婆婆,一日三餐都是热汤热水地伺候。虽然生活艰难,她还是尽最大努力,把生活调剂得好一些,让婆婆吃饱吃好。家里每次买肉或是其他稀罕东西,她和丈夫都舍不得吃,让婆婆多吃点。晚上,她总是先给婆婆铺好被褥照顾老人入睡,自己无论再忙再累,都要及时把婆婆的衣服洗干净。
2008年,田秀荣的婆婆第二次患脑梗塞,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但她和丈夫坚持不放弃,精心照顾老人,把老人从死神手中拽了回来。由于长年瘫痪在床,老人的臀部长了褥疮,田秀荣和丈夫买来治疗褥疮的药,每天上药、用紫外线灯烤,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照顾,老人身上的褥疮也好了。
十几年来,婆婆的每顿饭都是她和丈夫共同完成,一个人扶着老人,另一个人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饭菜喂进老人嘴里,一顿饭下来,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喂药时,田秀荣总是先试试水烫不烫,再把药放到老人的嘴里,让老人用吸管把药服下。自从婆婆得病后,她一直躺在婆婆床边的沙发上睡觉。
田秀荣就是这样一位丈夫眼中勤劳能干、体贴关爱的好妻子;儿女眼中和蔼可亲、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婆婆眼中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邻居眼中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