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四区联建”:拓宽发展空间 搭建创业平台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莅焦
我市科技创新步履铿锵
市人大常委会传达学习
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
评估三季度社会治安稳定形势
张文深调研金融工作
情系电网的发明达人
第九批市管专家人选开始推荐
温县6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奠基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10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苗木之乡”路宽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仕智

  金秋时节,一股土地流转热潮在武陟县谢旗营镇兴起,继程封、宋庄、户庄村将1300亩耕地流转给从事苗木生产销售的云通公司之后,又有不少村实现土地流转。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8000亩,将全部用于发展苗木花卉种植。

  “这是俺镇从转型发展、强镇富民的高度出发,着力打造豫北最大苗木花卉基地,引导、支持群众发展苗木花卉产业,而出现的竞相流转土地的喜人势头。”该镇党委书记柴英杰说。

  谢旗营镇辛扬村是远近闻名的苗木生产专业村,村民们自愿把土地流转给苗木花卉合作社后,不仅每年可从土地流转中得到稳定收入,而且从种地中解脱出来,或给合作社打工挣钱,或从事二三产业,收入大幅增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辛扬村的实践证明,发展苗木收益极高,一亩苗木能收入上万元,是种粮食的10倍,最高的能收入2万元,最低收入也有6000元,相当于种粮的5倍多。辛扬村的示范效应,使周边农村群众看到了增收的希望,纷纷主动流转出手中的土地发展苗木花卉产业。

  为把谢旗营镇打造成豫北最大的“苗木之乡”,去年该镇新一届领导班子从镇情、村情、民情出发,高点定位,作出了做大做强苗木花卉产业的决策,确立了打造新孟路、詹郇路、武乔路3条精品长廊,到2015年全镇苗木花卉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的目标。为了引导、支持群众发展新产业,该镇出台了激励政策:连片种苗木100亩,镇政府每亩补贴100元;200亩以上,每亩补贴150元;500亩以上,每亩补贴100元,连补2年;1000亩以上,每亩补贴100元,连补3年。

  激励政策调动了群众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积极性,去年全镇流转土地3000亩,今年秋季流转土地8000亩,全部用于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去年该镇新发展千亩苗木园2个,还有不少300亩、500亩的苗木园。不少农民还到我市修武县、新乡市获嘉县等地承包土地,最远的跑到山西发展苗木生产。全镇28个村中,如今有24个村发展起了苗木花卉产业。

  在詹郇路采访时记者看到,路两侧的苗木种植已成气候,满目苍翠,一眼望不到边。该镇镇长魏海晓一一指给记者看:“这片500亩的苗木,是兴盛苗木合作社今年春天栽种的,有大叶女贞、樱花、栾树、白腊、金丝柳、香花槐。那边1000亩苗木也是今年春天种的,明年春天就可以出苗了。”

  在武乔路东段,一个千亩苗木基地展现在记者眼前,有白皮松、法桐、红叶李等名贵苗木数十种,这是庙小段村土地流转给京华园艺场后于今春种上的苗木。正在给苗木浇水的村民王水全对记者说:“俺家有4亩地,一亩一年按500公斤小麦价值流转给园艺场后,俺不仅收入没减少,还在园艺场当工人,一天能挣50元,出苗时每天能挣100多元。俺村给园艺场打工的现有20多人,活忙时有200多人。”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堆说:“俺村从种地中解脱出来的群众都到本村的10多家预制厂打工去了,一个月收入少说也有2000元。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