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明霞)“从买房开始,特别是现在房子已经装修好半年了,每天都有不同的商家打电话推销装修产品或发各种推销短信,真是让人不胜其烦。”近日,市民王女士致电本报热线反映其遇到的烦心事。
据王女士介绍,今年3月份,她在我市某小区买了一套小户型的商品房用于出租。“我只在一家装修公司那里登记过自己的信息,其他商家是怎么知道的?”王女士纳闷地说。
自从王女士的小房子走完水管、电线后,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商家打电话来,询问王女士是否需要他们的产品。她还收到一些家装特卖会的手机短信,有时夜里十一二点还有提醒她参加建材团购的信息。刚开始,她还耐心接听,但随着房子一天天接近完工,推销产品的电话和家装特卖会的短信已影响了她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都遇到过类似的烦恼。“有时房子还没决定买,就会接到装修公司和各类商家的电话或短信。”有着相同遭遇的韩先生说,那些推销产品的商家态度倒是很好,但实在不能接受他们不分时间地打电话,而且说起来没完没了。
市金研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卫群告诉记者,目前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对于市民个人来说,很难查清隐私到底是如何泄露的,因此很难追究对方的责任。郭卫群提醒市民,生活中尽量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果因为泄露个人信息对自己产生了困扰,市民可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