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修武:办公将就 发展讲究
焦作市怀川大讲堂
专题报告会昨举行
她眼里,每个孩子都一样
博爱县红叶节签约项目23个
大地合金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
千亩莲藕水枪挖
智慧怀药“会说话”
前三季度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市政协十二届三十五次
主席会议召开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眼里,每个孩子都一样
—— 记焦作市实验小学英语教师李静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李静正在上课。 本报记者 张 璐 摄
  主人公座右铭
 
   

  本报记者 张 璐

  今年44岁的李静是焦作市实验小学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22年来,她把自己的生命化作清冽的泉水,流入每一个学生干渴的心田。

  1991年,22岁的李静从河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进入焦作市实验小学工作。工作伊始,充满朝气的李静经常与学生们秋日登山、冬日玩雪,很快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渐渐地,学生们把李静当作自己的家人甚至妈妈一样看待,无话不谈,敬爱有加。聪明可爱的武甲秀同学,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对孩子的学习无暇顾及,李静就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对她格外关照,不仅为她购买学习用具,甚至生病带她就医。直到现在,已经研究生毕业在北京工作的武甲秀,逢年过节还给李静打电话问候。

  1999年春的一天,刚下课的李静突然接到毕业生张楠的电话:“老师,快去看看朱刚吧,他生病了,想见您。”得知此情况后,李静二话没说,当即和七八个学生前去看望意外患病的朱刚。朱刚躺在一张简易铺板床上,面无血色,虚弱得几乎不能与人说话。见到李静和同学们来看望他,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朱刚的母亲介绍说,朱刚是在一次体育课上摔倒时突然头蒙眼花,经检查为骨癌,家里没钱看病,只能在家简单护理维持生命。

  看到朱刚左边肿胀的几乎透明的腿,李静心痛异常,主动和朱刚交流,讲学校发生的事,鼓励朱刚好好养病,尽快返回校园。随后,李静将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励志书送给朱刚,鼓励他要坚强起来,勇敢地同病魔作斗争,并留下50元钱表示心意。

  每个孩子的人生版本都不同,但每个孩子的人生都可以一样精彩。每接一个新班,李静从来不问孩子成绩的好坏,在她的眼中,没有世俗所称的“好学生”“坏学生”,更没有所谓的“好班”“差班”。

  2012年,该校有一个班级,调皮捣蛋的学生非常多,英语成绩出奇地差。该校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李静。接到任务后,李静从课堂教学入手,上课前的英语歌谣、课堂上的互动英语游戏、英语角色扮演等“金点子”,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本领。同时,李静实行激励机制,学过的英语课文会读的学生加5分,会背的加10分;为了让学生们不畏惧听写单词,她将课堂打造成生动有趣的英语情景剧场,把听写单词的数量和范围的决定权交给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年6月份期末考试,这个班的英语一下子取得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李静说,她最高兴的事儿是教师节收到学生制作的贺卡和温馨的祝福,最幸福的事儿是自己的学生能够学有所得、事业有成。在日常教学中,为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李静针对学生的特点反复研究教材,并虚心请教外校同行和英语教研员。她从不放过每一次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并认真听取教育专家的合理建议,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寻求英语教学新的创新点……多年的潜心研究,使李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富有激情和亲和力、感召力的教学风格。

  伴随着学生一天天在进步,李静在教学方面也获得诸多荣誉,她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所编导的英语课本剧4次获得省二等奖和市一等奖,学生有30多人次获焦作市英语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英语听读能力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赛事的一、二等奖。李静本人先后荣获市级骨干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焦作市百名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名师等称号,并获得焦作市教育质量奖突出贡献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