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领跑青天河 增辉红叶节
土地流转:潮涌怀川风正劲
立足长远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漫山红叶醉游人
“创意焦作”讲座在我市举行
“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幸福”
150MW光伏发电项目落户博爱
地里能刨不少金
导 读
沁阳一企业率先选任首席质量官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地流转:潮涌怀川风正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仕智

  时值金秋,一股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热潮正在怀川这片充满希冀的沃野上兴起。

  农民群众想流转、盼流转

  在豫北“苗木之乡”武陟县谢旗营镇,广大群众流转土地的热情空前高涨,今年秋季流转土地达8000亩之多,将全部用于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今年秋季加春季流转的土地总面积达到1.2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还多。

  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的沁阳市紫陵镇,整村土地流转的态势更加强劲,赵寨、紫陵、西紫陵等6个村今年秋季已流转土地1万余亩,占全镇农田面积的55%。

  在我市各地农村采访,记者深深感到,农民群众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希望把自己手中的土地流转出去。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土地收益不降低的前提下,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占总调查农户的58.9%。

  孟州目前土地流转面积达17.56万亩,占该市耕地总面积的46.2%。仅今年三秋期间,该市土地流转面积近3万亩,南庄镇上口村、城伯镇城伯村、槐树乡刘庄和上河等村土地流转面积都在90%以上。

  去年8月以来,沁阳新增土地流转面积约7.69万亩,涉及农户约2.23万个,分别占该市家庭承包经营面积和总户数的21.85%和24.35%。

  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0万亩,比去年新增17.2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35%,土地流转率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全国14个百分点。

  土地流转更有序、更规范

  近年来,我市把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记者调查发现,我市土地规模经营主要有四大特点:

  流转主体更加多元。全市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逐步向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流转。在全市流转的80万亩土地中,合作社流转22万亩,种养大户流转13.6万亩,龙头企业流转6.5万亩,家庭农场流转1.4万亩。这些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面积占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的54.5%,成为土地流转的主力军。

  经营形式不断创新。除土地流转外,以农机、农技、植保、粮食种植为主的合作社采取形式更为灵活的土地托管方式参与规模经营。全市117家农机合作社采用“双千斤土地托管”形式(合作社每年给农户1000斤小麦、1000斤玉米)托管土地,面积达到13.3万亩;498家农机合作社、76家农技植保合作社为农户开展田间管理委托作业,面积达到75.3万亩,这些合作社推行的土地托管以及委托经营形式为土地规模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

  流转规模逐步扩大。随着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规模化的趋势。目前,全市集中流转1000亩以上的有71宗,面积达到10.6万亩;集中流转500~1000亩的有68宗,面积达到4.7万亩。孟州市上河村、沁阳市西万村等38个村实现了整村流转。

  流转服务日益规范。除几乎没有耕地的解放区外,各县市区全部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共建立10个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77个乡级流转服务机构和1319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

  流转的是土地,收获的是硕果

  如火如荼的土地流转,对深化我市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收获了累累硕果。

  土地流转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我市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集中,有效聚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较好地解决了分散经营劳动效率、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武陟县金源合作社对流转的1100亩土地进行统一耕、耙、播、收、机械植保等作业,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了粮食产量,节省了投入,每亩能减少投入50元以上。沁阳市康辉农机合作社一次承包1600亩土地,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土地流转顺应了农业劳动力结构之变化。我市是中原经济区富有活力的重要板块,农民群众思想解放,善抓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从经营土地中解放出来,大规模进城务工,或在家门口打工,老人、妇女成了种地的主力。面对我市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的这一变化,土地流转较好地破解了难题。

孟州市南庄镇是远近闻名的“皮毛之乡”,80%的劳动力或在企业打工,或做皮毛生意,无暇顾及土地,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3万多亩,占其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

  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传统的土地性收入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基本的生活需求,进城务工或创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记者调查发现,土地规模经营不仅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把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土地使用和农业生产效率,为农民带来更大收益,而且使富余劳动力可以放心进城务工,实现了多渠道增收。博爱县金城乡南庄村把1500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解放了100多人外出打工,年增收180万元;合作社返聘的50个技术人员年增收50万元,雇用的50人每人年收入3600元,年又增收18万元。村民孙长青没有流转土地前,6亩地一年收入6000元;承包给合作社后,他和老伴在合作社打工,他年薪1万元,老伴年薪3600元,加上6亩土地流转的租赁金4800元,一年下来共有18400元的收入,比过去的年收入增加了12400元。孙长青高兴地说:“同样是种地,还是干农活,流转土地前后真是两重天啊!”孟香果蔬、康之源蔬菜、天宝果菜等一批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等现代农业生产,亩均纯收入可达1.5万元。麦丰种植合作社、田丰合作社等立足高产创建,引导农民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发展良种繁育,为国家粮食规模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土地流转加快了城镇化进程。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更加强烈。许多农民对记者说,他们之所以愿意流转土地进城居住,主要有四个原因: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善居住环境、享受更好的社会服务、增加收入。记者调查发现,通过土地流转,不仅能够让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而且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小城镇集聚,转变为市民,为工业、服务业提供充足劳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以及太行街道水南关村、东沁阳村、西沁阳村、西义合村、白庄村、朱庄村等7个整村流转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大幅增加。太行街道土地流转率达到95.4%,许多农民住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多渠道就业,增加了收入。孟州市南庄镇通过农村房屋(宅基地)置换政策,在城区东部建设新型社区,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在有效促使土地流转的同时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