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领跑青天河 增辉红叶节
土地流转:潮涌怀川风正劲
立足长远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漫山红叶醉游人
“创意焦作”讲座在我市举行
“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幸福”
150MW光伏发电项目落户博爱
地里能刨不少金
导 读
沁阳一企业率先选任首席质量官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里能刨不少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王文跃

  三秋大忙接近尾声,博爱县金牛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焕光和心连心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齐文红这哥俩总算得空坐下来了。

  “三秋这一季看你的形势,收入要比我多吧?”齐文红问。

  “纯收入在12万元左右,你呢?”王焕光喝口茶,缓缓说道。

  “我估摸着你就比我挣得多些,我挣的有10万元吧。”齐文红说。

  这些年来,王焕光和齐文红带领着各自合作社的一帮兄弟们,追逐农时忙不停,被人们称为“土里刨食的人”。

  听到他们的收入,人们或许会羡慕、惊诧,但要了解了这钱是怎么挣来的,不由得你不佩服。

  这哥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技术精湛,对自己使用的机械性能、作业效率、维修保养期限等了如指掌,用起来得心应手。他们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便是善于创新,不是只看眼前或周边村庄的这些活儿,还着眼于乡镇内外、县内外还有哪些活儿可以干,主动出击,及早就把一个作业季节的活儿安排得满满的。在三秋尚未开始时,他们已经在外乡联系了早玉米的收获,还联系了萝卜、白菜地的机械化作业;三秋开始后,他们总是在不影响播种时间的前提下先给新客户干活,再给老客户干活,尽量增加作业量。在遇到难干的活儿时,他们总是动脑筋、想办法,苦干加巧干来增加效益。

  沁阳市西万镇景明村有3000亩地需要在八天内耕出来,当地的机手考虑到今年8月份以来没有下过一场雨,干旱严重,土地板结使旋耕机无法耕作,都表示干不了。王焕光、齐文红到现场查看后决定用深松机先深松,打破板结层后再旋耕作业,并与对方签订了作业合同。两个合作社各出动一个作业小组,每个作业小组用三台拖拉机分别配一台深松机和两台旋耕机进行一条龙作业,一天可作业400多亩。就是这样,在别人看来做不了的事情,在他们眼里都成了好活路,3000亩作业下来,一下子就增加了16.5万元的收入。

  跟随他们作业,合作社的社员们也高兴得不行:“加入合作社,作业时间增加一倍,收益肯定会增加,地里能刨不少金!”①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