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允安
“院长像家长,护工像妻子,生活真美满,感觉像家里……”这不是剧本里的台词,而是一位住在敬老院里的老人刘卫东写的顺口溜《说说心里话》中的几句。重阳节前夕,记者来到这位老人住的沁阳市祥和敬老院王曲分院,采访了这位像家长的分院负责人——第四届“河南省敬老之星”郭玉梅。
郭玉梅今年56岁,是沁阳市柏香镇南王村人。几年前,婆婆偏瘫、大小便失禁,她与婆婆同床睡觉,精心护理。这段经历让她明白,如果老年人得不到很好照顾,他们的生活将非常艰难。为此,她萌发了办敬老院的念头。2009年5月,沁阳市王曲祥和老年护理院在她的带动下创办起来。2011年11月,她与亲友联合创办了沁阳市祥和连锁敬老院,目前已发展到6个分院,成为我市目前规模最大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一定要像照顾咱爹咱妈一样照顾老人们!”担任王曲、南鲁两个分院院长的她常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今年5月,住在王曲分院的老人刘卫东的家属送来了写着“品德高尚,热情相助” 的锦旗。刘卫东老人则写下了顺口溜《说说心里话》,称赞敬老院和工作人员。
敬老院里的老人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也年过花甲,绝大多数是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老人。 郭玉梅在敬老院设立医疗护理室,为老人进行穴位按摩、拔罐、刮痧,还为不会翻身的老人买来防褥疮床垫,并采用食疗改善老人们的体质。这里的老人体会到了家一样的温暖。2012年11月,南王村一对老年夫妇先后偏瘫,家里无人照料,住进了郭玉梅办的敬老院。郭玉梅为其减少了住院费用,每天帮助老人进行康复训练,使两位老人由入院时的卧床不起,变为能自己扶着栏杆行走。对有心结的老人,郭玉梅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老人重树生活信心。
郭玉梅在祥和连锁敬老院特设临终关怀区,通过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让老人们在人间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中走完生命中最后的里程。南鲁村的炳意妈,2010年4月入住时,一直处于生命垂危状态,临终期不吃不喝。郭玉梅和护理人员轮流为老人进行爱心护理,每2个小时翻一次身,让老人幸福安详地度过了生命中最后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