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李子文
“我们村农家书屋里的书可多了,在里面看上一天都不想出来。每到周末,我写完作业就会到这里读些自己喜欢的书。”10月20日,孟州市大定街道上作村学生王娜娜在该村的农家书屋,一边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书籍,一边对记者说,“自从村里的农家书屋建好后,我和村里的很多同学都成了这里的常客,大家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自己喜爱的各类书籍。”
在上作村农家书屋,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农家书屋里配备了书柜、报夹、桌椅等,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音像制品,许多年轻人在这里挑选、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
农家书屋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好处很多哩。一是离家近,大家看书不用往城里跑了;二是不掏钱,能在书屋看,也能拿回家看,只要办理了借阅登记就可以了;三是俺这里书的种类很多,基本可以满足村民们的阅读需求。”该书屋管理员告诉记者,每到节假日和农闲时,农家书屋就成了村里人的好去处。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该街道今年先后在19个村、4个社区建立了农家书屋,每个书屋里存放政治、历史、科普、法律、文学、教育、医学、农技、少儿读物等书籍和音像制品2万册(盘)以上。同时,为了使农家书屋真正发挥作用,该街道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间开展了阅读一本科技书、传授一门实用技术、解决一个疑难问题、带出一片良好风气的“四个一”活动,全力营造“人人都读书、家家忙致富”的文化富农氛围;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知识丰富的优势,举办各类辅导班,义务为中小学生释疑解难,进行课外辅导,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
“节假日里,孩子们在书屋里畅游书海,汲取丰富的知识养分,使他们的课余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家长们也不再为孩子的安全问题担忧;农闲时候,乡亲们可以在这里查阅相关农业技术资料,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为致富增收增添本领。”该街道党工委书记苏瑞君说。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