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璐
本报10月9日刊登了《11岁女孩靠吸氧维持生命已花30万元仍然没有确诊》的报道。连日来,该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断有爱心人士前来捐款、好心医生前来义诊。
10月22日9时,记者再次随线索举报人刘有名来到武陟县大虹桥乡东刘村杨雯璟家中。一进杨雯璟的家中,杨雯璟的奶奶激动地握住记者的手,哽咽地说:“这些天不断有媒体、名医来我家,县委书记、县长都送来救助款。看到这些,我们跟做梦似的。”
床上的杨雯璟依旧插着氧气管安静地躺着,但气色明显比之前好很多。她的枕边放着小学五年级的语文书,书被翻到了一篇名为《窃书记》的那一页。杨雯璟告诉记者,她最喜欢这篇课文了。“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杨雯璟接着给记者读了其中她最喜欢的段落,眼神中充满了渴望。
当日10时30分,一名自称是来自安阳市的营养师刘汉杰拿着10月9日的《焦作日报》,专程来到杨雯璟家里,希望给予女孩帮助。之前,已有来自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修武县等地的多名爱心医生前往杨雯璟家中义诊。
杨雯璟的奶奶告诉记者,许多医生对杨雯璟的病情进行了诊断,但说法不一。一想到北京的大医院都没有给出明确诊断方案,杨雯璟的家人又感到很迷茫。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临走时,记者得知杨雯璟的父亲因爬楼梯不慎摔成骨折被送进了医院,她的母亲不得不到医院进行照料。
“我一定能回到学校读书,爸爸也会早日康复的。”杨雯璟握着记者的手,饱含热泪地说。
据悉,杨雯璟的故事已经被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公共频道和大河网等媒体报道。武陟县委书记常鸿、县长闫小杏分别前来看望并送来爱心款;村里人得知杨雯璟的病情后,纷纷慷慨解囊,500多户村民共为她捐款1万多元。爱心让杨雯璟看到了希望,重拾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