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是大家熟知的一味中药,也是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的补益良药。宋代的《开宝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均对何首乌有记载。
据市中医院中药科主任李娥介绍,中医里所指的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何首乌又分生首乌与制首乌两种,将植物何首乌的块根采挖之后,洗净、切片、晒干的称生首乌;将生首乌用黑豆汁拌匀蒸制、润湿,置非铁质蒸制容器内,密闭,使黑豆汁全部浸入生首乌中,取出晒干的为制首乌。同时,何首乌的干燥茎首乌藤(夜交藤)也是一味中药。其气微、味微苦、涩,性平,味甘,具有安神、养血、活络的作用。
“生首乌与制首乌的性味、功效与主治均不同,服用时要注意区别。”李娥介绍,“生首乌味苦涩性凉,归脾、肺、肾经,有解毒截疟、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痈疮肿毒、疟疾、瘰疬及肠燥便秘等;制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萎黄证、精血亏虚证等。”
最后,李娥提醒,何首乌中含有鞣质类物质,遇铁易产生变化,所以煎药时不能用铁制器皿。
本报记者 梁智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