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贺迎军:甘为老人们义务修脚
图片新闻
成立四个分馆
怎样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未来三天天气晴好
明年起
硕士研究生不再初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河南每年拟向大学生提供2万个见习岗位
一批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贺迎军:甘为老人们义务修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顾培利 作
 
   

  本报记者 董柏生

  看着38岁的父亲为敬老院里的老人送西瓜、为素不相识的孤寡老人修脚,14岁的儿子抱着父亲说:“爸爸,你真是个好人!”“能得到儿子的认可,并对他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比任何鲜花、掌声都珍贵。”贺迎军对此感叹道。

  贺迎军家住沁阳市西向镇解住村,后来为了方便照顾敬老院里的老人和自己的干爹干娘,他搬到了沁阳市区。

  今年重阳节前夕,记者在沁阳市中心敬老院见到了贺迎军。

  贺迎军自小就很懂事,由于姊妹多、家里穷,他八九岁就帮父亲干农活运石料,帮母亲给瘫痪在床的奶奶洗衣服,还卖冰棍、芝麻糖补贴家用。15岁时,他因将卖冰棍的钱给姐姐和妹妹缴了学费,自己没有凑齐学费而被拒之校外。之后,他打工挣钱供姐妹们上学。

  贺迎军曾听父亲讲过,自家有祖传的剃头、修脚、捏脚手艺,只是爷爷临终前嫌走街串巷干这一行太丢人,一再交代贺迎军的伯父和父亲不要将手艺再往下传,贺迎军才没能学到。17岁那年,有一次贺迎军下班回家,看见父亲吃力地在刮脚底的老茧,他想,即使不再走街串巷给人剃头修脚,掌握这门手艺也能给自己的家人服务啊!

  抱着这一简单的想法,贺迎军此后软磨硬缠,从伯父、父亲那里学会了磨刀、下刀、修脚的技术,然后定期给自家的长辈修脚。后来,他又到北京拜访名师,提高修脚技艺。2010年以来,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到沁阳市中心敬老院为老人们义务修脚,这一坚持就是三年多。

  70岁的康克功和68岁的老伴崔兰英一辈子多遭不幸,三女儿有心脏病,小女儿先天失明,大女儿和儿子2006年相继去世。贺迎军和康克功的儿子是同在一起上班的好朋友,朋友的离去和老人无助的眼神,让热心肠的贺迎军产生了一个想法,他决定认朋友的两位老人为干爹干娘:“大伯大娘,以后我来照顾你们。”

  此后,隔三差五,贺迎军就和爱人去看望两位老人,陪老人说话,帮老人修脚,再干些应急的活。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他和爱人也会陪着干爹干娘。

  两位老人年纪大了,种地也吃力,贺迎军就说服老人把地承包出去,又托朋友在城里给两位老人找了份门岗的差事,每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为了方便照顾敬老院的老人和自己的干爹干娘、岳父岳母,去年年底,贺迎军一家也搬到了沁阳市区。

  贺迎军的妻子严培培告诉记者,一次,迎军带着她和干娘出去,路上看见一个拾破烂的老太太坐在树荫下正喝着捡来的饮料瓶里的水,迎军就将自己带的两三瓶绿茶送给了老人。不仅如此,他还给认识的残疾人买衣服、送吃的。这几年光义务献血,他就参加了好几次。

  “不管自己的爹娘,还是别人的爸妈,不管是有儿有女的还是孤寡残障,只要是老人,都应该去尊敬去关爱。今天你年轻,明天也会老。多关爱老人,就是造福自己的明天。”这是贺迎军发自肺腑的话。

  2012年年底,贺迎军被评为沁阳市敬老爱老先进个人。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