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情祭先贤 两岸一家亲
省级卫生城市现场评审组莅沁检查
强化社保资金管理
“五个一”服务机制受欢迎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新华街道计生便民大厅着力创建居民满意的文明窗口
爱心服务暖民心
解放区实施十项民生工程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帮助创业者实现发展梦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情祭先贤 两岸一家亲
——记“2013海峡两岸曹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暨怀朴园落成典礼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沁阳市委书记魏新洪(前左)从河南省台办主任王海鹰(前右)手中接过“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牌匾。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河南·沁阳“2013海峡两岸曹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暨怀朴园落成典礼仪式现场。
  张大明 摄
  10月26日,河南·沁阳“2013海峡两岸曹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暨怀朴园落成典礼仪式举行。该活动吸引了来自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我国台湾东森电视台、台湾时报周刊等两岸21家媒体的30余名记者聚焦沁阳。 李海洲 摄
 
   

  本报通讯员 贺弘扬

  10月26日,沁阳,怀朴园。

  这座长眠着清代宦台名吏曹谨的墓园,因“2013海峡两岸曹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以及同期举办的怀朴园落成典礼,而聚集了海内外的目光。

  当天,红绸装点、金菊飘香的怀朴园气氛庄严。园门前的广场上,聚集了来自我国台湾的50余名代表以及大陆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等100余人。

  9时整,开园仪式开始。随着大红绸缎揭开,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手书“怀朴园”三字展现眼前,人群中响起热烈的掌声。

  东西两侧门上方悬挂着“禹王化身”“德沛苍黎”的匾额,述说着曹谨在台任职期间兴修水利、造福百姓以及兴文教、抗英夷、捕海盗的卓著功绩。曹谨去世后,台湾百姓为其建祠修庙,祭拜至今。凤山人还以“曹公”二字命名学校、道路等,并于近年举办“曹公文化节”,用多种方式纪念他。

  步入怀朴园,青砖铺地,古树肃立。在书写“两岸咸尊”的大殿前,人们端身正意,为殿内的曹谨铜像揭幕。

  台湾嘉宾许智杰在致辞中说,我们称曹公为“禹王”,因为他为凤山农业打下了基础。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曹公圳,直到现在,除了农业灌溉外,还承担着输送城市生活用水、涵养水源等重任。我们今天怀念曹公,就是为了发扬他为民务实的精神。

  9时30分,授牌仪式开始。河南省台办主任王海鹰,将“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牌匾授予沁阳市。至此,沁阳市成为我省第三个省级对台交流基地。

  9时40分,全体人员来到曹公墓冢前,敬献花篮,追念先贤。仪式结束后,台湾嘉宾又在墓冢前用自己的方式祭拜曹公。将千里迢迢从台湾带来的曹公圳渠水洒在曹谨墓前,并围着墓冢绕行一周,将从凤山曹公庙带来的香灰撒在曹谨墓上。曹公圳的水来之不易,据台湾凤邑赤山文史工作室负责人郑温乾透露,第一次,他们带渠水上飞机时,没有通过安检,就又折返回去重新取水,并作为饮用水随身携带,才顺利通关。“我们这样郑重,就是为了表示饮水思源,知恩报恩。”郑温乾说。

  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法人代表、副社长钟河林说,天下大同,两岸一家。沁阳人民用最热情的怀抱,欢迎海峡贵宾,表达了“两岸一家亲”的深情。沁阳人文厚重,名人辈出,李商隐、朱载堉等享誉海内外。如今,对循吏曹谨事迹的挖掘,将进一步提升沁阳的文化品位。

  祭拜结束后,人们在各个展室观看了有关曹谨事迹的字画和文史资料,久久地在园里流连。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