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不用出门,只要拨打热线电话,我们就可以享受到家政、医疗、救助服务,很方便。”日前,家住解放区七百间街道陶瓷路社区的吕清晨老人,拿着手里的“电子保姆”高兴地说。今年,该区发放1400部一键通老年手机,按照每人每月15元的标准,对辖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话费资助,并和解放区“12349”为老服务热线连线,实现了居家养老的快捷服务。
发放一键通手机,是该区2013年十项民生工程中的一个子项目。今年年初,解放区按照“以人为本、普遍受益、量力而行、当年见效”的原则,坚持把群众呼声和需求作为主要依据,经过广泛争取意见、建议,重点选取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需要解决以及对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事项,作为承诺为民办理的十项民生工程。
投资7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投资60余万元建成社区为老服务中心、投资50万元新建1个垃圾中转站、完成焦青公路沿线100亩精品绿化、开展36条背街小巷整治工作……该区2013年民生工程涵盖教育文体、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城乡就业、困难群体救助、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支农惠农、公共安全10个方面37个子项目,计划投入资金9290万元。
十项民生工程是解放区委、区政府向全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能否办好,直接影响到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该区向各街道、各有关部门下发了通知,并建立严格的项目目标责任制、工作监督机制和督查机制。各责任单位严格按照早开工、早竣工的工作要求,精心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分解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严格按时间节点推进。
教育是民生大事。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该区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对2万余名城市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对5000余名农村中小学生和81名残疾学生实行全免费义务教育,对城市中小学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困难群众救助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该区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50元,截至目前,全区有低保对象3601户5978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371.08万元。今年,该区还投资36万元建立了解放区临时救助中心,使困难救助更加方便。
文体事业发展直接关系群众的幸福指数。该区筹措资金31万余元,在花园街、西城美苑等社区建成20个电子阅览室并投入使用。该区在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各类培训9期8个专业,培训人员6000余人,举办小型演出比赛活动14场,累计服务居民群众5万余人。该区于3月中旬全面启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已放映电影276场,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基。今年年初以来,全区新增就业5768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73人,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8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该区还把残疾人就业作为重点,组织辖区150名未就业残疾人参加了残疾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80个,其中80名残疾人签订了就业意向;依托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对68名残疾人开展了风味小吃、盲人保健按摩等项目培训;建立完善解放区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为辖区残疾人及时提供用工信息,集中安排79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截至目前,该区十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20个子项目,其余的正在加快推进,确保年底前完成。 (马强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