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10月16日0时,市水务公司生产调度中心值班人员发现,建设路沿线测压点的水压0.294MPa突降为0.171MPa,降幅非常明显,建设路沿线四楼以上用户家里间断性无水,建设路(友谊路—塔南路)两侧近万户居民用水受到影响。
“到底是哪里漏水了?”市水务公司总经理周安满脸疑惑。在发现水压下降后,该公司维修中心、管网部、用户服务部、探漏小组等部门联合行动,分别从阀门故障排查、管网排查、暗漏探查、用户信息收集等方面展开工作。
“估计是暗漏,漏点比较隐蔽。探漏小组要昼夜不停,分区域、分片区开展排查和探漏,一定要把暗漏点找出来,尽快恢复供水。”周安说。
10月17日0时,建设西路,一个头顶大耳罩、手捧着像小喇叭一样的工具的人在路上停停走走。他就是市水务公司探漏小组组长薛培山。“白天路上车来车往,噪声太大影响检漏,所以检漏工作一般都放在深夜进行,白天我们基本是对大的管网和小区的水管进行检漏。”薛培山说,“头上戴的叫音听仪,黑色小喇叭一样的东西叫拾音器,是用来贴着地面收集声音的,它可以把声音放大。我就是用这个仪器听声音,并根据声音来判断漏水量大小和漏点位置的。”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暗漏点还是没有找到,负责探漏的薛培山有些急了。两天两夜的连续工作,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
10月19日深夜,探漏小组和维修小组在“腾飞铜马”附近会合。这时,薛培山和维修组组长申强看到探漏仪器峰值波动非常大。“此处下方正是市区南北方向直径3米的排水主管,供水管漏水点可能在这里。”薛培山说。
观察了一下地形,申强说:“这个下水道环境恶劣,咱们下去得戴防毒面具。”随后,申强就戴着防毒面具,急匆匆地钻进排水管沟里。
“都这么晚了,这儿的水流这么大,根本不符合正常时间的排水量,暗漏点应该就在这里。”回到地面的申强说。
接着,拿着探漏仪器的薛培山再次钻进排水管沟里。直到20日凌晨2时,才确定漏点位置在铜马花坛内的东南角。
按照既定的抢修方案,维修小组开始紧张抢修。切割管道、焊接、上承盘、接法兰、热熔、试水试压……20日22时,完成抢修任务,建设路以南沿线水压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