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一个刚刚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几年来,历经几多风雨坎坷,经过不断的磨炼与奋斗,不仅把自己的书社打理得井井有条,销售额逐年攀升,而且还无偿资助贫困学生,在创业的同时,不忘奉献爱心,支持公益事业。他就是大河书社总经理刘治坤。
不满现状 立志创业
2005年毕业于郑大工学院机械系的刘治坤,通过努力应聘到宇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做了一名机械操作工。按理说,刚毕业就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已经很满足了,然而短短的3个月,他发现这份工作并不是他想要的,自己的理想也并不在此,于是便毅然辞职,想回焦作在自己的家乡做一番事业。
好事多磨,美好的事情总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回到家乡后,刘治坤发现自己的专业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企业单位对他来说不感冒,自己的未来将如何发展呢?
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时候,他偶然间听到一位朋友说现在自己开书店当老板,卖些图书和教材挺赚钱的。朋友的一句话一下子激起了刘治坤的创业激情。
说干就干,凭着创业激情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刘治坤便一头扎进了商海,涉世不深的他,也许根本不知道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不怕辛苦 艰苦创业
冷静下来的刘治坤突然间发现,自己拿什么来创业?启动资金、进货渠道、店面选址与装修等等,这些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都要自己一步步解决。在经过认真考虑之后和家人的帮助下,刘治坤选择了加盟别人的书社来经营。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学机械出身的刘治坤对经营书社可谓两眼一抹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工商、税务办证,文化部门办审批手续,几乎每天都是楼上楼下来回跑着找人,有时甚至一天才吃一顿饭,最终费尽周折才办理好相关证件和手续,就这样,书店才算正式开张营业。
每天早晨,刘治坤便早早的开店门,自己一守就是一天,打扫卫生、摆放书籍,这些看似简单的活每天重复下来都会让他腰酸背疼。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和供货方配送的书类不畅销,刘治坤的书社几乎每天都是冷冷清清,有时甚至一天都不来一位顾客,一年下来,不但没有赢利,反而陪了1万多元。
这时的刘治坤,面对如此惨状,内心深处有说不出的沮丧和痛楚,甚至失去了创业的信心。究竟是就此作罢,还是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在一番苦苦的挣扎与思考后,刘治坤毅然选择了后者。
不畏挫败 奋勇向前
经历了失败的人,往往才能成功。刘治坤认真查找原因之后,决定自己进货、自己经营。于是,他重新选择了一家位于市人民路上的店面进行装修,从进料到监工,从设计到书架摆放,刘治坤一直坚守在自己的书社。
店面装修好了,怎么才能进到好书呢?刘治坤独身一人到北京参加了一次北京图书订货会,正是这场订货会,才真正意义上决定了他的成功。
一个小书店的年轻老板,敢去参加这样全国性的大型图书订购会,在专业人士看来,刘治坤的这一做法有点让人觉得自不量力。一圈下来,刘治坤被各类图书和各种出版社的招牌弄得是眼花缭乱,300万元以下的订单根本免谈。出生牛犊不怕虎。刘治坤硬是抱着十足的信心和把握,坚决不放弃一点点机会,在与一家出版社苦苦商议之后,一位负责人最终被刘治坤的精神所感动,也很支持年轻人创业,于是他答应发给刘治坤价值60万元的图书。
回到焦作后,刘治坤立即对现有的书籍进行了调整,从传统的单一书籍逐步向社科、小说、中外名著和辅助类教材过渡,并将书籍严格按类归放,以便更好地服务读者。几个月下来,刘治坤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和书籍又全又多,很快书店便取得了效益,也迎来了许多回头客。
“专心做事,用心做人”,是刘治坤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所有前来买书的顾客,他都笑脸相迎,遇到顾客的问题也总是耐心回答。一次,一位姓马的老顾客想要一本历史方面的书,打电话说是自己年岁大了,儿女不在家,问刘治坤能不能把书给他送过去。刘治坤二话没说,带着书骑着摩托车,冒雨来回十几公里,把书送到了家住七四四七厂的马大爷家,而这本书,刘治坤一分钱也没赚到。
凭借着对事专心、对人友善的态度,刘志坤将书店经营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一年的营业额超过了70万元。
不忘奉献 播撒爱心
进过几年的努力,刘治坤的大河书社越做越大,效益自然也是越来越好。但是,从创业之初一直到现在,刘治坤都一直奉献着自己的爱心,足力支持公益事业。在上大学的时候,刘治坤就是校环保协会的会长,他带领着社团的成员在学校收废品卖钱,用卖废品的钱买来树苗,再和社团成员一起去栽树,还不定期到校外宣传环保知识。
在家乡创业的这几年里,刘治坤一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温县的一个女孩2006年考上了西安交大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团市委的帮扶行动,刘治坤无偿资助了这位女孩,4年大学期间,每年都给她2500元的学费。
几乎每隔几个月,刘治坤都会叫上网友们一起,结伴到一些山区的贫困小学去慰问那些需要帮助的儿童,而且,她还将一些书籍进行义卖,联合大学的一些社团,将善款和义卖款一起支援给贫困学生。
也有人问刘治坤,自己是个生意人,这样大力度的支持公益事业,难道不怕经济受损失吗?而刘治坤的回答却相当坚决:“年轻人创业的最终目的不能只看钱,多做些善事,多奉献一些爱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付出终将有回报。2008年,刘治坤被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团市委共同评为焦作市优秀青年志愿者;2012年,他还获得了“焦作市志愿服务市长奖”。
这就是刘治坤,一个开书店却始终不忘奉献爱心的创业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