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按理说,一个企业的销售人员和工程师可能会有业务上或技术上交集的地方,但终究还是两个差距较大的工种。但在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外贸科科长陈禄看来,想做好销售,就要精通技术,详细了解产品的原理、构造、性能,他认为这就是一回事,他就是要做这样的“销售工程师”。
“‘销售工程师’这个词不是我的发明创造,是在与外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学到的,老外要求销售人员要像工程师一样了解自己的产品。”昨日,记者采访陈禄时,他刚刚从车间回到办公室。
面对这个年仅29岁的大男孩,他的脸上甚至还有几分羞涩。缘何仅入行3年多,他就能把业务从国内做到国外且业绩骄人呢?“只是热爱和敬业。”陈禄如此回答。
英语专业毕业的陈禄对销售工作颇有几分偏爱。在入职多氟多公司之前,他在南京一家化工企业做销售。“虽然都是做销售,但产品的差距太大,这给工作带来了难度。”陈禄说,为了熟悉产品,在初到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之时,公司就安排他在车间实习。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陈禄都认真看仔细学亲自动手操作,不懂就问,业余时间还上网查资料,迅速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实习结束后,陈禄开始负责国内产品市场的销售。没有客户资源怎么办?利用公司提供的平台,他上北京下深圳跑上海,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交易活动,广泛搭建自己的客户关系,深入了解客户的需要。“在与客户交流的同时,我自身的业务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陈禄说。一次,中国钢铁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想购置移动照明系统,得知此信息后,他主动出击、迅速跟进,虽最终因特殊原因这个单子没有谈成,但前后3个月的时间里,陈禄对整个锂电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因为有英语特长和良好的销售业绩,不久后陈禄开始负责公司的外贸销售。“外商十分看重销售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敬业精神。”陈禄说。由于时差原因,外商发的咨询问题邮件大多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陈禄对此毫不介意,半夜爬起来回邮件的事情经常发生。一次,一个俄罗斯客户同时向3个厂家的销售人员发邮件咨询问题,陈禄最快、最专业地进行了解答。“这一单生意本来是别人的,此次事件让客户对多氟多公司另眼看待,最终促成了这笔交易。”
几年来,陈禄的业务能力、销售技巧不断提高,又被任命为外贸科科长,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下车间、泡书店,不断给自己加压充电,力争做他心目中最好的“销售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