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舒潍
本报通讯员 郎 昆
宁静以致远,厚积而薄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温县管理部自2005年7月成立至今,始终遵守住房公积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一直致力于服务全县缴存职工,服务于地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温县管理部的各项工作不但迎头赶上,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厚积薄发,稳步提升。
领导重视 政府支持
我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温县管理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了密切联络机制。温县县委、县政府多次明确要将住房公积金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把实施住房公积金工作作为保障职工权益、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大事来抓。2011年,该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召开财政全供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工作动员大会,为全县5000余名财政全供人员缴纳了住房公积金。2012年,该县政府出台了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专门组织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参加扩面动员会,为住房公积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1月份,温县县委、县政府对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缴存比例从1月份开始提高到最高缴存比例12%,人均增加100多元,使温县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多措并举 扩大宣传
为确保住房公积金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温县管理部始终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一是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对重点单位做到周周有宣传、月月有进展,提高企事业单位领导对住房公积金的认知度,引导企业履行缴存义务。二是从细微方面入手,多方面渗透,如在合作银行网点不间断投放公积金政策宣传标语,在10余家合作楼盘放置公积金宣传折页,为缴存单位发放《住房保障与住房公积金》报纸等。三是每月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单位报送《公积金动态》,及时宣传公积金的工作运行情况。四是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录制《走进住房公积金》专题宣传片,并在黄金时间播放,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提升认知度。
明确重点 分类推进
归集是公积金事业的核心工作,是公积金事业发展前进的基石。温县管理部根据全县企事业单位实际,依靠行政推动、政策带动、宣传促动、服务互动,逐步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公积金,特别是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大引导力度。目前,该县医疗卫生系统和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住房公积金达到了全覆盖,20余家企业先后为近2000名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温县管理部还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联合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落实,先后为乡镇职工、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干部、乡镇卫生院职工、民办学校教师建立了住房公积金。此外,该县还有6家个体工商户16名自由职业人员参加了住房公积金。2011年至今,该县陆续增加缴存人员10669人。
规范管理 防范风险
今年年初以来,温县管理部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了窗口服务制度、客户回访制度、保密工作制度等10余项内部制度,管理部主任带头落实执行,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处处有法可依、事事有章可循的工作局面。随着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的扩大,申贷职工也逐步增多,温县管理部紧紧把握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关口,与五证齐全符合签约条件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签约,严格做好贷前调查和贷后维护工作,避免逾期贷款的发生。该管理部还强化审核,确保账账、账表、账证相符,并将资金及时进行盘点和安排,对闲置资金及时转存和调整存款期限,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同时,努力实现增值收益最大化。
强化监督 提升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缴存职工,加快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温县管理部将各项规章制度、服务承诺、办理时限、业务流程等内容制成版面在办公区悬挂,做到政策透明、业务公开、制度上墙;聘请社会监督员,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对日常业务和人员行为进行监督。同时,落实服务跟踪制、客户回访制,每天对办事群众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建议等,总结得失,及时改进。此外,该管理部注重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员工服务水平。今年3月份,一位大妈前往温县管理部反映,她家急需用钱,可退休的老伴生病瘫痪在床无法前来办理公积金支取手续。得知情况后,该管理部员工往返近30公里上门为老人办理了住房公积金支取手续,并通过网上银行将支取的公积金划到老人的账户上。
为了让缴存职工了解自己账户的缴存情况,该管理部还为职工邮寄对账单、上门为缴存单位送单据、深入基层缴交单位送政策,积极开展“让群众满意送服务”活动,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肯定。
截至目前,温县共有222家单位13217名职工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县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12023万元,归集余额11136万元;累计为251名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4100万元,贷款余额3448万元;累计为近1300余名职工支取住房公积金1400万元,累计支持住房面积3.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