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浑浆凉粉——韩愈故里的美味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1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浑浆凉粉——韩愈故里的美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优质的绿豆。       
  →宋文虎和妻子一起将磨好的绿豆浆进行过滤。
  ↑熬煮前,将多余的浆水撇掉。
  →熬煮好的凉粉糊糊滑腻透亮、色泽诱人。
  ↑宋文虎将熬煮好的凉粉糊糊盛在圆形盆里成型。
  ↑熬煮凉粉,掌握火候最关键,火力越均匀,做出来的凉粉越地道。
  ↑一盆盆做好的凉粉。
 
   

  本报记者 杨 帆

  本报通讯员 贾黎明 刘小宝

  在韩愈故里孟州,有一道出了名的美食,那就是流传了百余年的南庄浑浆凉粉。

  11月5日,记者慕名来到孟州市南庄镇南庄三村,在村民宋文虎的凉粉作坊亲眼目睹了浑浆凉粉制作的全过程。

  据宋文虎介绍,他是子承父业,从其高祖开始,他们家做凉粉已经历5代120多年历史。他说,在南庄村,像他这样祖传做凉粉、卖凉粉的“父子档”“爷孙档”有10多家。

  制作凉粉,要将精心挑选的优质绿豆,经过浸泡、打浆、捞皮、澄粉、取浆、熬煮、起粉等工序,最后才能做成凉粉。

  浑浆凉粉素以“筋、柔、薄、光、香”被人称道,“筋”指的是筋道,即吃起来有嚼头;“柔”指的是柔顺,即吃起来软和可口;“薄”指的是刀工,也就是能切得很薄;“光”指的是光溜,也就是入口顺畅舒爽;“香”指的是味道,即佐料足、味道美。

  宋文虎告诉记者,制作出上好的凉粉,需要精确的掌控力。他说,要先把挑拣干净的绿豆在水中浸泡上一两个小时,用打浆机将泡软的豆粒粉碎成浆糊状,然后把豆皮捞出,再进行澄粉,待浆和粉分离后,撇出多余的浆水,上火进行熬煮。最后,将熬煮好的凉粉糊糊倒进一个个圆形的盆里,待冷却后倒出来,便成为一坨坨的凉粉了。整个过程需要五六个小时。

  宋文虎说,为了增加凉粉的弹性和韧性,让凉粉的口感变得更筋道,熬制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盐和碱。“做浑浆凉粉的关键,在撇浆的水平上,这看似简单却又无比复杂。”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眼神中藏着一丝神秘。

  每次做好凉粉,待第二天早上,宋文虎便和其他人一样,用车子把凉粉拉到街市上,然后一街两行摆开,卖给赶集的食客。

  过去,浑浆凉粉只有在当地可以品尝到。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凉粉制作户对浑浆凉粉进行精心包装,还注册了商标,使浑浆凉粉成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礼品,走上了天南地北人家的饭桌。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