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负责任的领导,一个有作为的领导,一个真正为大局着想、为人民着想的领导,都应该自觉做到谋事、懂事、做事、戒事、成事。
——摘自市委书记孙立坤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身心投入,做务实重干的人。市委书记孙立坤就做事,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做事,在这个位,就要谋这个政。这是“位子”本身所赋予的职责和权力决定的。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在当时是封建统治者愚化民众的说辞,如今我们大力提倡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做其事。然而我们看到,个别干部一旦坐上了“领导”这个位置,便觉高枕无忧,懒散懈怠,不思进取,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对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总是想方设法推给他人,能躲则躲,能不干则不干;对下属,则滥施号令,颐指气使,这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官僚主义歪风。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更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根本。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更应一心一意为百姓办事。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首先想到的不是老百姓,不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失去共产党人的本色,就会失去百姓的信任和拥护,失去干事创业的力量之源。只有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
做事,只有满怀激情,才能所向披靡。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攻坚克难、出奇制胜的法宝;充沛的激情、热情,是干成事业的内在动力。领导干部只有对工作充满激情、念念不忘、孜孜以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干成事业,而疲疲沓沓、软弱涣散、暮气沉沉的领导,既难于抓住机遇推动事业,也不可能带出有战斗力的队伍。
领导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做事,要敢于担当,不怕麻烦,不怕得罪人,不怕冷嘲热讽,看准的就要一鼓作气干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一种担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是一种担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更是一种担当。一事当前,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勇于承担责任,对我们的领导干部来说,检验的是作为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领导干部敢担当,重在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化解各种复杂矛盾。领导干部敢担当,就是要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领导干部敢担当,就要丢掉私心,出于公心,荣誉面前不争功,失误面前不推过。在转型攻坚的今天,在“十大建设”的征程中,我们迫切需要这样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领导干部。
做事,还得真干、真抓、真投入、真深入、真研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有些领导干部面上说我在干,实际上不真深入不真研究。这样的干部,我们权且叫他“应付式干部”。“应付式干部”像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装腔作势,貌似“卖力”,实则“装样”;像水中葫芦,作风浮飘、工作不实,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调研蜻蜓点水;像撞钟和尚,能对付就对付,能敷衍就敷衍,过一时说一时,混一天算一天;像皮筋弹簧,上级要求紧一点,他就抓一抓,上级倘若松一松,他便歇一歇。“应付式干部”的要害在于“假干”,“假干”比“不干”更可恨。
做事,就要真抓实干,贵在真抓,重在实干,不搞虚情假意,不走形式过场。尽职尽责,不惜力、真投入。深入基层,不仅要“身入”,还要“心入”,更要“敢入”。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下真功夫,做真研究,出真业绩。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做事,只有脚踏实地地干,雷厉风行地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干在每一天,干好具体事,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