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帆
本报通讯员 张 娟 牛联平
当下,随着麦播工作的结束,农民群众又迎来了农闲时间。但在孟州市大定街道上作村的田间地头,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原来,该村农民正在忙着为芹菜分苗。
11月6日上午,记者在上作村采访时看到,在一方方平整的田地里,10多位农民一字排开,整地、做畦、栽苗、培土、踩实,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只要人勤快,土里能刨金。”说话的正是这片芹菜田的主人李有成。
李有成今年62岁,种植芹菜已有20多年了,是村里有名的“菜把式”。谈起种植芹菜的初衷,李有成说:“我是从喜欢吃芹菜开始迷上种芹菜的。”最初,李有成种的很少,仅够自家吃,后来随着种芹菜技术的熟练和经验的丰富,他开始扩大了种植规模,从满足家人食用,发展到了对外销售,一茬下来,家里还真是增加了不少收入。
“芹菜是喜冷凉的蔬菜,在秋冬季种植最适宜。”李有成一边埋苗,一边说。在掌握了芹菜种植技术后,李有成便与村两委会结合,带领更多村民加入种植芹菜的行列,他为大家当起了技术指导。“芹菜每年9月份下种生芽,出苗后40天左右开始分苗,约80天就能收获了。”李有成说,“芹菜抗病虫害能力强,很容易栽培,现在芹菜亩产量达4000公斤,亩收入约4000元,经济效益好着哩。”
“不管街道还是村里,对发展芹菜种植都很支持。”该市大定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彩霞告诉记者。她说,为服务种植户,街道办事处专门与农业部门结合,邀请农技专家到该村进行现场指导,提高芹菜品质。此外,我们引导村里加快土地流转,扩大了芹菜种植规模,上作村两委会还专门成立了产业小组,帮助村民向外地销售芹菜。
“原来提起卖芹菜就头疼,大冷天就得两三点起床赶早集,现在不用了,一到芹菜成熟的时节,客户就上门收购了。”李有成笑着说。
目前,该村像李有成这样的芹菜种植户已有10余户,户均年收入8万余元。现在,李有成又和村民们着手推广大棚种植芹菜,这样一来,芹菜成熟期要比露天种植提前一个多月,能赶在明年春节前上市,村民的收入有望再提高一大截。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