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上周在我市举办的市首届幸福山阳公民道德公益论坛,让参加的1500多人获益匪浅,大家都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学习传统文化之风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学习传统文化不但使人的精神面貌发生改变,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
我市学习传统文化的民间场所于2008年从集文经典学堂开始,随后又有了幸福人生道德大讲堂、知言堂、读书会等多处场所。每到周末,这些场所就会聚了许多市民,他们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经典,学习孝道等传统礼仪。
高新建是一名老师,是幸福人生道德大讲堂发起人之一,是一名学习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几年前,他去郑州参加了一次五天的传统文化学习班后,感触很深。他说:“通过学习,我学会了鞠躬,学会了手语,学会了找自己的毛病,‘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学会了尊重他人,懂得了谦卑,学会了向有道德的人学习。”
位于解放东路的幸福人生道德大讲堂,是高新建与胡金荣、刘继山、任晓光等人于2010年2月发起的。3年多来,有1万多名市民来这里学习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高新建说,刚开始,讲堂的名字不敢用“大”字,后来想想“大”代表大家,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只要你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都可以上台来讲。
以孝为本,以爱为根。一次,胡金荣老师结合传统经典《弟子规》,向大家讲述作为人子、人夫、人父,作为一名公民,应遵循和奉行的行为准则,指出只有积极上进、无私奉献,才是获取幸福人生的基本途径。讲课的过程中播放了山东卫视《天下父母》栏目对国家一级导演翟俊杰的专访。翟导演年逾花甲,他对年近九旬的老母十分孝顺,每次结束拍摄回到家中,都要坚持为母亲洗脚。翟导演说:“我这么大年纪了,回到家中还能喊一声妈,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现场很多人为之动容,潸然泪下。许多听完课的市民回家后,第一次为自己的父母洗脚。
去年端午节,幸福人生公益大讲堂的老师、义工和夕阳红老年合唱团一行30人,应邀到市戒毒所开展社会帮教活动,为戒毒人员举行了国学教育公益讲座及演出,用孝道和亲情唤醒麻木的心灵,让善良和感恩消除内心的邪念,使戒毒人员受到了一次震撼内心的传统教育。
戒毒所的领导说,戒毒人员由于失去了人身自由,亲情常常是牵绊和困扰他们心灵最敏感的因素。孝道教育,可以触动他们心中最柔软、最脆弱的情感部位,从而产生共鸣,有助于改善戒毒人员的改造态度,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激发其内在的改造动力。
作为一名从学习传统文化中获益的企业家,天方彩印公司总经理高香竹表示,现代企业不仅要组织员工生产,还应有社会责任心,用传统文化为和谐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如果企业员工之间关系和谐,企业发展就有凝聚力,就有更多发展机会,进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最终达到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