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要闻简报
10月份我国工业增速升至10.3%
美军新航母正式下水
调查发现穗港澳青少年中
约64%曾受网络欺凌
消融伊核问题之“冰”仍需努力
台风“海燕”横扫菲律宾
沙特首都发生外籍劳工骚乱
浙江新增一例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直面三大“关口”考验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融伊核问题之“冰”仍需努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记者 施建国 刘美辰

  在延长了一天议程后,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谈判10日在日内瓦落下帷幕。本轮谈判虽然在一些问题上有所进展,但分歧犹存,各方同意11月20日进行新一轮对话。

  观察人士认为,本轮谈判原定举行两天,后又延期,有关国家高层外交官员中途加入谈判,这足以显示有关各方期待在伊核问题上达成一致的共同意愿。但鉴于各方立场悬殊较大,要消融伊核问题这块“冰”仍需各方继续努力。

  共同愿望

  自相对温和的鲁哈尼就任伊朗总统后,伊美关系出现缓和苗头。在此情况下,10月中旬在日内瓦举行的伊美核对话气氛与以往相比,比较平和、认真,双方摆出新姿态,都愿意在新起点上进行对话,重视彼此建议。会谈结束时,双方都给人以言犹未尽的印象,表示有必要在日内瓦举行新一轮对话。正因如此,才有了举行本轮谈判的计划。

  7日第一天谈判结束时,负责牵头此次对话会的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通过其发言人表示,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就该国核计划的对话进入了“严肃讨论阶段”。她希望对话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表示若伊朗方面能作出承诺,伊核问题六国有望与伊朗达成协议。

  到9日深夜,与会各方还在穿梭会谈、积极斡旋。伊朗外长扎里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仍肯定“会谈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进展”;而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则表示:“我们都希望在伊核问题上达成一致,因为该问题对区域和国际安定至关重要。”

  各有盘算

  尽管伊核问题谈判出现了“和谐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关方面虽有推进对话的共同意愿,但立场和主张仍有不小差距。

  本轮谈判内容一直对外保密,但不论在会场还是媒体中心,与会记者总能嗅到不和谐气息。有消息说,美伊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各持己见,尤其在作为红线问题的浓缩铀处理上更是互不相让。

  伊朗坚持认为,作为主权国家,其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力。在美国要求伊朗停止浓缩铀活动、对伊拥有的短时间内就可加工成武器级浓缩铀的存货处理方式,以及美对伊在建重水反应堆的立场等问题上,伊朗与美国看法相左。

  此外,对于美国国务卿克里在日内瓦推销的多阶段协议设想,尤其是第一阶段要求伊朗在若干月内停止核活动,以换取有限制裁松动,伊朗也表示难以接受。

  与此同时,中东一些国家对美国的建议也不认可。本月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警告说,这样的协议是个“重大历史性错误”。他认为,协议将使伊朗能够继续发展浓缩铀,并保住其发展核武的选项,同时还能帮助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经济制裁。以色列一些人士呼吁西方保留甚至加强制裁,直到伊朗答应完全放弃铀浓缩的能力,并且废除核计划。

  据称,法国已要求伊朗就核武问题作出进一步承诺,但此举在西方阵营中也出现看法分歧,使得原本就艰难的谈判之路显得更为曲折。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与伊朗在伊核问题上对立已久,再加上多种外界因素影响,要达成妥协并非易事。双方如今能认真坐下来谈,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要想对话真正取得成果,相关国家需排除干扰,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相互妥协。伊核问题之“冰”能否融化,取决于各方的诚意、耐心与智慧。

  (新华社日内瓦11月10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