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承诺就是力量
图片新闻
建章立制强化廉政建设
严密防控集体违纪案件发生
西虢镇支持自主创业舍得下本钱
面对民间慈善,政府不能错位
世相漫话
与奸商“拜把子”只是官员一厢情愿
专家授课到山村
谋事 懂事 做事 戒事 成事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劝酒文化”该醒醒酒了
□马长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东北女子张海燕在陪3名男子喝酒唱歌时,因醉酒摔倒,被碎裂的酒杯刺破左锁骨下静脉后失血性休克身亡。家属从其工作的会所拿到80余万元的赔偿后,又将劝酒的3名男子诉至法院,索赔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92万余元。

  (据11月5日《京华时报》)

  劝酒被起诉索赔,以我看有理,我认为这个案例也是对“劝酒文化”的一次警告。  

  我想大家对劝酒已经司空见惯了。酒桌上个个巧舌如簧,花样百出,不会喝酒的常常被劝得非喝不可,不喝就有愧于劝酒者的一腔热忱,这就是最典型最粗俗的“劝酒文化”了。  

  酒桌上的劝与被劝是需要互动的,你劝罢他,他又回来劝你,很多人沉迷在这种劝来劝去的游戏中,说什么“劝酒不到家是对人不够尊敬”“人家敬酒你不喝就是不礼貌”等,更有人指责不肯劝酒或者不愿喝酒的人是“不懂事”。有人劝酒时说,酒已经斟上了,不喝就浪费了。这是什么逻辑?明明喝一点就可以了,偏偏要人喝得晕晕乎乎,甚至喝出毛病了,直至喝掉人命。何止是浪费?你不劝酒不就得了。有人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和气”和“面子”,至于要为这“和气”和“面子”付出多大代价却无人顾及了。殊不知如此“和气”之后常常是悲剧,经常见诸报端的因酒致祸事件就是明证。事实上有的场合劝酒未必是“和气”“面子”的问题,根本就是折腾人逗乐,是一种幸灾乐祸的恶习。  

  数年前曾有媒体披露,国人每年喝酒相当于喝干一个西湖,如果仔细算一笔账,劝酒浪费掉的资源大概够可怕了。

  人们对于此行为已经感觉到了切肤之痛,中国的酒文化在如今大肆的“劝酒”行为中被扭曲了,强劝豪饮之风酿造的只能是无止无休的悲剧。若真是道友谊、讲情分,不如把“劝喝”变为“劝不喝”,看到朋友开车赴宴或者天色太晚,则应劝其少饮或者以茶代酒。尤其在节日期间,这种到处弥漫的“劝酒文化”把空气都劝得醉醺醺的,给喜洋洋的节日蒙上一层阴影。  

  “劝酒文化”该醒醒酒了!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