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建筑垃圾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置不好,不仅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也严重影响人们生存环境质量。对此,我市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对建筑垃圾实行特许经营,下决心把建筑垃圾管理好、清运好。
可是,11月6日下午,记者在民主路与映湖路十字口向西不远处发现了一堆建筑垃圾。市民王先生指着这堆建筑垃圾无奈地说:“虽然我市对建筑垃圾管得严,可还是有人偷偷地乱拉乱倒。”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建筑垃圾都堆出了几个小山头,有的垃圾上面还长着荒草,建筑垃圾堆下面又有一些生活垃圾在这里“安家”。王先生说,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个别清运建筑垃圾的司机竟将这里当作了垃圾倾倒场,偷偷将一些建筑垃圾在这里堆放。沿映湖路西行,路两侧不时有建筑垃圾堆映入眼帘。经映湖路与普济路交叉口向南,在新河二桥南300米外路东,一堆夹杂着生活垃圾的建筑垃圾堆临路堆放。
“非法营运车辆乱拉乱倒、沿街撒落、尘土飞扬、普遍超载、闯红灯等现象十分普遍,一直备受市民关注。”一位从事建筑垃圾清运工作的李先生说,非法营运车辆因为缺乏有效监管,在道路两侧随意倾倒建筑垃圾是造成垃圾“围城”的主要原因。据介绍,为治理建筑垃圾“围城”现象,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多项措施予以推动。其中,北京市近日开展了对渣土车违规运输专项治理活动,其他省会城市也相继对渣土车违规运输进行整治,一时间全国各地对渣土车违规运输形成高压打击态势。
“治理建筑垃圾,要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协作的优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齐抓共管、协作管理的长效机制。”家住山阳区新城街道恩华社区的冯正军建议,有关部门要每月组织一次联合整治行动,对一些长期存在问题的施工工地、运输单位、个人进行监督管理,经教育后对问题拒不整改的要依法进行相应处罚;对违法违规运输和私拉乱运、随意倾倒、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给予曝光并跟踪落实处置情况。
在人民路某单位工作的刘东明则认为,应加强对建筑垃圾的源头治理,对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进行源头审核审批,对雇佣非法营运车辆运输的单位依据规定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公安部门要严格控制城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通行证的发放,非特许经营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一律不得发放。这样,或可从源头、运输等环节刹住建筑垃圾乱拉乱倒的歪风。
“治理城市建筑垃圾,要统筹规划,尽快加大建筑渣土处置项目推进力度,合理布局建筑渣土消纳场地,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年度城建工作计划,开展建筑渣土处置场所的核准审批和选址工作,拓展建筑渣土处置场所的建设渠道。让城市从建筑垃圾中突围,需要相关单位的积极作为。”刘东明说。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