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以来,在博爱县城乡总能看到佩戴着“治安巡逻”字样红袖标的专兼职巡逻队员在大街小巷巡查;入夜后,总能看到一台台闪烁着警灯的警车守候在重要路口和繁华的商贸街区。这是该县为大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增强公众安全感而启动的“红袖标”行动和“警灯闪烁”工程,是推进平安博爱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年初以来,博爱县以创建“平安博爱”为契机,以“幸福博爱”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村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城乡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安防控堡垒建设,不断夯实筑牢综治和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持续整治突出的治安问题,全县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夯基础,大力建设综治平台。依据市综治委“有标牌、有阵地、有队伍、有职责、有制度”的综治工作站建设标准,该县按照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村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站建设工作。截至目前,该县共建成村综治工作站117个,以清化镇酒奉村、许良镇南道村、月山镇花园村、柏山镇李洼村等为典型的高标准示范综治工作站达23个。综治工作站的建成和投用,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了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措施在基层的有效落实。
建网格,大力创新社会管理。该县科学划分网格,选聘培训网格管理团队,明确“六大员”工作职责,实施“六必访”“六必报”“六个一口清”等“三六工作法”,试运行网格化管理综合服务信息系统,使网格化管理实施工作环环相扣、稳步推进。截至目前,该县共有156个村街推行了网格化管理模式,配备网格长、网格管理员1500人,在服务民生、维护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提高了对辖区群众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其中,清化镇酒奉村为3名网格长和9名网格管理员全部配备了“社区E通”手机,率先在全县试运行网格化管理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服务的转变。
织网络,大力完善防控体系。该县在整合各种巡防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县、乡镇、村三级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力度,构筑起了多层次、全时空、全覆盖的防控网络,全县的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健全。投资750余万元,含9个治安卡口、10个电子警察和30个视频监控点的出入境治安卡口及城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程全面建成,实现了城区和所有出入境口的全覆盖。91个重点村全部建立了不少于10人的专兼职巡逻队,配备了综治协管员和民调员近200人;累计建成视频监控村90个,安装摄像头1300个。许良镇南道村还创新技防推广模式,在视频监控终端安装了监控分频器,满足了辖区商户自己安装视频的需求,既扩大了视频监控覆盖面,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目前,该县由覆盖城乡的视频监控网络、实时监控的各级监控人员、不间断巡逻的专兼职巡逻队员组成的动态化、立体化防控网络初步建成,基本实现了“监控得了、防范得住”的目标,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抓重点,大力整治突出问题。该县针对群众关注度高的校园安全、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热点问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持续开展了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网吧及电子游艺市场专项整治和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三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以来,该县累计投资100余万元,为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视频探头500余个以及大量的安保器材;依法严厉打击处理了一批涉校治安案件,全面排查整改了存在的涉校治安隐患;端掉了一批黑网吧,对违规经营的10多家网吧及电子游艺场所进行了停业整顿和处罚;先后对19个重点区域和部位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三项整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净化了教育环境,规范了文化市场秩序,提高了重点整治部位的治安防控能力,涉校案件、“黄赌毒”“两抢一盗”、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减少,为加快建设“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王晓波 郭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