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为什么要登珠峰?1924年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回答说:“因为它就等在那里。”随后乔治的登顶活动以失败告终。“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像是做出一种华丽的姿态。拒绝被征服,维持她唯一的霸权,以宣示她是万物之帝王。”
这个“万物之帝王”不断有人去挑战,据统计,目前已有3500多人成功登上了海拔8844.43米的峰顶——仅仅在2012年一年就有超过350人征服珠峰。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商业的侵入,登山这项运动逐渐变得商业化且旅游化,这座荒凉山峰的拥挤程度直逼高峰时期的北京地铁。
上世纪90年代登顶珠峰需要什么?首先你要是登山爱好者,其次你要身体素质极好并且要敢于进行冒险行动。但现在谁有资格站上海拔8844.43米的珠峰顶端,睥睨天下?很大程度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是否有能力为攀登珠峰支付极其昂贵的花销”。
登顶珠峰从来都不是平民的爱好。
1960年,中国人第一次攀登珠峰,当时的花费相当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全部投入,仅到瑞士、法国购买登山装备就花去了近35万美元: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珠峰南北大跨越,花费约2000万元。
一般而言,登珠峰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中国北坡,另一条是尼泊尔南坡。尼泊尔政府对攀登珠峰和其他3000米以上的雪山执行许可证制度,攀登珠峰的许可证每人收取至少1万美元(8~12人团体),最高2.57万美元(单人)。尼泊尔政府每年仅此项收入就相当可观,仅2013年一个季节,这一项收入就为尼泊尔政府带来了将近300万美元的收入。
从中国北坡攀登花费要更加昂贵。根据曾经攀登过珠峰的一家成都不锈钢企业的老板肖屹巍介绍。基本装备,如高山帐篷、背包、羽绒睡袋、高山靴、排汗保暖内衣、冲锋衣裤大概要花掉7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还要向登山学校缴纳22万元人民币。这些费用包括注册和缴纳给中国登山协会的登山管理费,以及从拉萨到珠峰的车辆交通费、高山协作和向导费用。每名登山者还要准备6瓶氧气,每瓶价格在3000元以上。
在珠峰脚下还有一支专门为各大登山协会攀登珠峰提供后勤服务的登山机构罗塞尔队。不过他们的费用也很高,中国队伍的收费大约为33万元人民币,这算是“优惠价”了,因为日本以及欧美队员收费达到了50万元人民币。也因此,攀登珠峰的队员们非富即贵。这些人员的名单中有万科王石、搜狐张朝阳、今典投资总裁等一批知名企业家。
为何这些企业家喜欢攀登珠峰?王石说:“这里有最高的关注度、最有钱的消费群体、最知名的企业,这项运动充满希望。”更多的是这些人喜欢这样的评价:“地球上有60亿人,但在一些特定的时刻,只有一个人能站在地球的最高处俯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