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越来越好来来来,越来越好来来来,活的有精神人就不显老,该得到的你就争取要得到,越来越好来来来……”11月6日晚饭后,伴随着欢快动听的歌曲,新区文昌街道朱庄村的广场舞蹈队又跳起来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农村妇女迈着轻盈的步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起劲儿地舞起来,现场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不算不知道,这支广场舞蹈队已经成立13年了。”说起舞蹈队的历史,舞蹈队长朱小云感慨道,“成立初期只有十几人参加,场面有些冷清,当时练的是太极拳和太极扇。5年前,广场舞流行后,队员们觉得广场舞简单易学,就组织改练起了广场舞,慢慢地围观的人多了,跟着一起跳的也越来越多。村民们参与的激情更加高涨,只要不是遇到恶劣天气,舞蹈队天天开练。”
这支广场舞蹈队队员中有年近耄耋的老人,也有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经过几年的锻炼和坚持,舞蹈队现在已经练成了几十种曲目的广场舞,而且这些舞蹈都是队员们照着电脑自学的,队员之间相互帮助,谁哪里跳的不好,其他队员就手把手一遍一遍地教。据了解,舞蹈队的服装、音响、道具都是专业化的,这些物件全都是队员自费筹备。有几名后加入的队员,因为没有赶上统一购买服装,干脆就跑到市区,找了一家服装店专门订做。她们告诉记者:“俺就是喜欢广场舞。花点钱、跑点冤枉路没啥。”
朱庄村在文昌街道也算是一个大村,共有村民1200多人,但是村民们以前的业余文化生活却不像现在这样。村干部告诉记者:“以前晚上吃罢饭或是农闲的时候,村里面妇女们没事干经常凑在一起打麻将,家长里短的说个不停,有时还经常产生矛盾。但是,自从舞蹈队组织起来后,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打牌、打麻将的少了,邻里纠纷也少了。”
这支广场舞蹈队不仅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还给村里赢得了荣誉。在2013年农历正月举办的全市春节广场舞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多次参加新区组织的文艺会演。
跳广场舞,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还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队员朱莲香以前体重100公斤,跳了1年多广场舞后,体重减到了70公斤。年过半百的贾金爱大妈说:“俺以前经常腰酸背痛,还犯有哮喘病,跟着跳了3年后,身体越来越好,哮喘也很少犯了,现在饭后俺也带上家人和俺一起跳,既温馨又健康。”
如今,这只舞蹈队已经发展到了70多人,晚饭后跳广场舞和观看广场舞已经成了该村很多村民的一种习惯。“我们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跳下去,争取以后能够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跳出咱农民的新生活!”舞蹈队长朱小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