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改革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
【事件】据报道,中国信访制度正在进行重大变革。国家对各省市将不再搞全国范围的信访排名、通报,取而代之的将是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之间的“点对点”通报制度。专家分析,这一场信访改革的力度和影响程度,不亚于劳教制度改革。
【观点】信访改革要做“减法”,取消信访排名通报制度,还应在厘清信访机构职责上下功夫,把该走法律渠道的事项剔出信访受理范围,以此为信访人员减负。信访制度改革既要大做减法也要做足加法,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加快推进信访立法,从制度层面激活信访正能量。 ——《深圳特区报》
国企股权改革应按行业划分
【事件】日前,国资委否认了关于“民间资本可最高持有国企15%股权”的消息。国资委的这一辟谣,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但不够具体,没有给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路径,更没有明确国企股权改革的分类标准。
【观点】在对国企辅业全面剥离的基础上,除军工、政策性银行、粮储等行业仍须国企完全垄断外,铁路、大型金融机构、电力能源等行业在国企相对控股的前提下,有必要对民资放开一定幅度的入股比例。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国企均应将大门完全向民资敞开。 ——《新京报》
医患矛盾要关注,但不必过度放大
【事件】前些天,深圳北大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发生冲突。据相关医护人员称,“免费”住院达4年之久的患者唐海英的父亲挥舞菜刀冲向医生,所幸被保安制止。有北大医院医护人员发微博求助,希望医院能在一周内将患者转走。
【观点】若要将这些年来发生的医患纠纷都细细梳理一番,着实让人感到不安。但若据此得出医患关系极度紧张的结论,并加以过度阐释,也未必具有足够的说服力。我们在谈论一些极端医患纠纷的时候,是否留意到医患之间还有理解与沟通、托付与信任、微笑与感激?多数情况下,医生与患者之间关系还是融洽和谐的。如果医院一有风吹草动,舆论便大惊失色、上纲上线、无限放大,进而得出一些偏执的结论,恐怕并不客观。 ——《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