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11月4日,我市全面启动2013年度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发放的重要参考依据,力争通过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花到百姓身上。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让居民享受到均等、便捷、优质、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2008年起,我市探索通过政府拿钱为群众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走出了一条“政府出钱、中心服务、居民享受”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创新之路。
2010年,我市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专家指导组,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2011年,我市4城区和新区、6县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分别达到30元和25元。在城区,以家庭为单位发放了公共卫生服务卡,群众刷卡接受服务。2012年,我市又建立身份证和指纹识别系统,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
今年,我市4城区和新区、6县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34元和30元。随着补偿标准的调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也相应升级。在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类43项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在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加服务频次和增加服务类别三个方面,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了调整。
为提高资金使用效能,确保把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花到百姓身上,我市逐年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考核,以了解全市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实施效果以及项目资金落实、管理、使用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推动项目落实,保证群众受益。
据了解,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其他承担项目的有关机构,都必须接受考核。此次考核,专家组将重点查看各医疗卫生机构自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即一年来的相关服务数据,包括现场考核和居民知晓率与满意度调查两部分。其中,现场考核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管理、资金管理、项目执行、项目效果四部分;调查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实行百分制考核。居民对项目知晓情况占40分,居民对项目实施的综合满意情况占60分。
市卫生局、财政局抽调有关专家组成考核组,赴各县市区,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电话或入户核查等方式进行现场考核。同时,采取问卷调查或电话调查等形式,开展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和满意度调查。
此次考核注重结果运用。市卫生局、财政局将向全市通报考核结果,将其作为年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发放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