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新瑞
本报通讯员 完志华 秦新立
华佗再世,是患者的精神寄托,也是医者的至高追求。
对名医的信任甚至依赖,古已有之。如今,患者到医院看病,更会提前打听哪位专家的名气大,得到确认后,才会放心前往。
什么是“名医”,什么又是“名气”?没有过硬的医疗人才队伍,一切都是空谈。
在内涵之美的建设路上,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倾力于打造人才之“美”,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列为医院的“一号工程”, 在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让人才之“美”,赢得患者信任。让人才之“美”,秀于焦作杏林。
“借”之名医 提我口碑
医疗界,同样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但该院恰恰破除了原有的“必求一将”的用人观念,而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大力实施柔性人才引进战略,“借”之名医,提我口碑。
自2010年以来,该院先后聘请了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病专家宋云虎、吴信,北京协和医院试管婴儿专家何方方,亚太地区人工关节协会主席、澳大利亚专家钟惠光,河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孙永强,郑州大学二附院呼吸科齐景宪等大医院的专家为客座教授,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请他们定期来医院坐诊,进行讲学,开展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诊治水平,还方便了周边患者就医。
“借”来的名医留不住,却提升了医院的口碑,更促进了医院医生实力的跨越与提高。
此外,仅在2012年,该院就组织参加省级以上学术活动179人次,外出进修57人次,举办学术讲座22场。口腔科主任闫召民代表济南军区到香港参加国际口腔学学术交流大会;骨科四区主任徐世保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该院通过借助外力,使得自有人才的实力得以显著提升。
而通过许多学科与国内知名医院合作,该院更是从借力中壮大自身的实力,以外力赢得了深厚的内力。
种下梧桐 引来凤凰
不种梧桐树,如何引得凤凰来?
为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提高科研水平,该院制定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明确了高层次人才应享受的待遇,在安家补助、工资津贴、科研经费以及科研奖励等方面巧种“梧桐树”。
该院心脏外科、骨科和妇瘤科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此策略。心脏外科主任杜虹是河南省唯一的女性心胸外科专家,有着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2004年,杜虹特招入伍后,在她的带领下,该院心脏外科的诊治能力和技术水平很快有了较大提升。尤其在冠状动脉搭桥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方面,成功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7年4月,该院又以特招入伍方式,引进曾获得“河南省百名技术英杰”称号的李文平副主任医师等专科人才,新成立骨三科,该科以治疗脊柱疾病为特色,在手术治疗颈椎病,不开刀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方面技术全市领先。
2011年,该院又引进市区某医院妇科主任齐素云等骨干人才并成立妇瘤科。目前,该科室微创手术比例达到87%,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该院还在全军率先实行人事代理制度,采取超常措施引进紧缺人才,快速提升医院的专科建设水平。该院为引进的优秀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给位子、给面子,对引进的适用人才舍得花钱培训,不怕因其“跳槽”而给别人做了“嫁衣”。
近年来,该院涌现出了一批全军著名的优秀专家和学科带头人,9人担任了济南军区、河南省医疗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梧桐树上凤凰舞,正成就着九一医院的人才之美。
送之真心 得之信任
“借”来的人才要尊重,引进来的人才要重视,有天分的人才要培养。
在实施柔性人才战略、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九一医院特别对科室业务骨干进行培养,采取外送深造、进修学习、脱产学习、在岗学习和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快自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将“小兵”培养成“大将”。
为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医学领域最新进展情况,拓宽视野,带动学科建设发展,该院制定了临床科室主任外出学习制度,要求临床科室主任每年必须到国内大医院学习进修和培训,至少参加1~2次本专业的高端学术会议。据统计,近年来,该院每年选送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的人员都有40余人。
每年年初,医院都要与所有专业科室主任签订“人才培养计划”协议,科室主任要保证培养对象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在该院,每年都要评选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专业技术骨干、优秀年轻技术人才。这种评选没有名额限制,凡达到条件者均可入选,并享受一定的岗位津贴。被评为优秀学科带头人每年有2万到5万元的科研经费,优秀年轻技术人才还可优先分配住房。经过大力培养,目前该院人才梯队合理,名医、中青年名医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名医培养成之后,该院并未就此让人才战略“故步自封”,而是专门为奖励人才继续进步建立了一套与医院规模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凡是有利于科研工作开展的,医院都创造各种条件予以支持;凡是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设备,医院论证后均予以批准购进;凡是获得科技进步奖的,医院给予重奖。
此外,该院还在提拔干部上不拘一格,唯才而用,一批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强、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高学历人才被提拔担任科室负责人。这批中青年骨干走上领导岗位后,求真务实,大胆管理,新技术、新项目被不断引进使用,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拳头科室,为提升医院的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才之“美”,舞于梧桐枝头。
人才之“美”,助力九一发展。
庞大的人才队伍,为九一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这里的人才聚集效应,已经成为医院蒸蒸日上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