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周欢欢)近年来,为进一步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密切家校协作,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沁阳市教育局依托家长委员会,大力实施开放办学,通过建立工作机构、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建立家长培训制度、设立家长开放周、开展家校交流等措施,扎实推进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目前,该市学校家长委员会覆盖率达100%,家长参与率在90%以上。
人人都是校园“大管家”。2011年,沁阳市实验小学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实行开放办学,创新了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管理。“通过家长委员会制度把家长引进来,为学校‘会诊把脉’,并开出药方,学校的很多管理难题都迎刃而解了,大大减轻了学校的管理负担,同时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校共育氛围。”该校校长张立强说,“比如学校教辅资料费的收缴,学生保险、学生饮用奶的订购等,都事先提请家长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再由家长委员会成员负责,向全体家长宣传并组织实施。”“家长委员会是独立于学校管理之外的机构,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监管。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经过家长委员会同意后才能付诸实施。”该校家长委员会副主任罗志娟说,“家长的参与,让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人人都是教育“同盟军”。除了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外,沁阳市实验小学还积极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充分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让家长成为教育“同盟军”。“老师的资源是有限的,家长的资源是无穷的。家长中有很多人才,我们把这些人才引入学校,成为兼职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张立强说。唢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沁阳市实验小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该校的“千人唢呐团”已成为特色品牌。还有万北小学的“高抬火轿”、义庄小学的武术和捏掌小学的书法等,纷纷邀请家长前来教课。
人人进校“做督学”。学校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社会监督,沁阳市实验小学主动邀请家长委员进校督学,针对办学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至少每月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例会,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教学思路,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对师德师风进行评比。”该校副校长陈艳伟说。
据了解,沁阳市各学校都设立有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听一节随堂课、与老师进行一次交流、与同学进行一次沟通、巡视一次校园,全方位了解学校的运作情况。西向镇中心小学的“家长进课堂”活动从2011年开始启动,每天都会有10多位家长坐在西向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听课。听完课后,他们还会与外校来听课的老师一起进行评课。“把家长请进课堂,是学校开放办学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试图通过这项活动,推动学校管理更加规范,调动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积极性。”西向镇中心小学校长杨海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