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新忠
本报通讯员 和英丽
他参与国家科技部开展的“新型健康养殖项目研究”,撰写了《基层中兽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和《新型健康养殖体系建设》相关文章,为形成《国家健康农村建设试点方案(草案)》提供了基础支撑;今年8月,他撰写的《中医药促进健康养殖:理论与实践》在全国中兽医学术年会上发表;2010年至2013年,他先后研发兽药新产品10多种,投入市场后深受养殖户欢迎与好评,促进了健康养殖。
他叫贾梧松,今年68岁。2008年,贾梧松从武陟县政协副主席的岗位退休后,这位出身兽医世家、从事兽医工作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兽医师,没有想着怎样安度退休生活,便把目光瞄准了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 。
“民以食为天。动物性食品是人类的主食之一,但动物性食品中含有的抗生素、激素等化学药品,导致了在许多乳品和肉类中出现药物残留,损害人类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作为老兽医,有生之年,我有责任为健康养殖出一分力,为群众的食品安全作出贡献。” 贾梧松说。退休后,兽医名声在外的贾梧松,被郑州、商丘等几家兽药厂、兽药公司和一动物医药研究院聘为高级技术顾问、研究员等。在此期间,他一直致力于健康养殖研究与实践。由于在研制兽药新产品中成绩突出, 他顺利评上了农技推广研究员。后来,他受聘出任郑州某集团专家团常务副团长,为他带来了实现愿望的大好机遇。当时,国家科技部开展了“新型健康养殖项目研究”,该集团参加了此项工作。按照公司的安排,课题组以贾梧松为主,及时设计出了调研方案,并组织成立了三个调研组,历时3个月,深入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市的26个乡镇和几十个养殖场进行调研。他率领大家牺牲节假日调查研究,并日夜加班亲自撰写了《基层中兽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新型健康养殖体系建设》等文章,内容翔实,有理有据,建议中肯,并于2011年10月8日及时报送科技部呈送国务院农综改办供领导决策参考,受到好评。
贾梧松根据祖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经典理论,积极倡导预防为主的新理念,建议药厂和公司开发以预防为主的新兽药,并一头扎进实验室,埋头研究组方,改进工艺。经过半年的攻关,他终于研制出了“奶无忧”。这种新兽药以预防为主,成本低,不仅能预防奶牛乳房炎,降低发病率,还能提高产奶量,药品一上市就深受养殖户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