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璐)在解放区七百间街道陶瓷路社区先锋街棚户区,每隔半个月,总能看见一位老人,右手持粉笔,左手拿书,或是仰头书写,或是低头思索,经过2个小时的书写后,一行行刚劲有力的粉笔字填满了约40米长的文化长廊。
他就是“板报老人”李长年,今年76岁。退休后,他闲暇之余就是义务编写文化宣传长廊,每半月更新一期,深受社区居民的喜欢。
1991年,李长年从焦煤集团重型机械厂退休。2000年,他进入老年大学学习医疗常识、书法绘画、拳术剑术等知识。在校期间,李长年每周要按照学校要求和同学们一起办板报。2002年夏,李长年从老年大学毕业,为向街坊邻居传播更多的知识,他在自家院门口砌了一块长3.5米、高2米的黑板,开始书写板报当义务宣传员。2011年起,李长年将板报阵地挪到了棚户区东侧的约40米长的长廊上。
“安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朗朗上口的板报内容吸引了过往居民驻足观看。为了按期出板报,老人夏天热得汗流浃背,冬天手脚冻得没了知觉,高处够不着就踮起脚尖,下面太低又要弓起腰,每写完一期板报李长年总是累得腰酸背痛。
“长廊上的健康知识很实用,我很喜欢。”正在观看文化宣传长廊的社区居民张阿姨说。
“只要有人看,我就会一直写下去。”李长年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自2002年至今,李长年的社区板报一直准时推出从未间断,累计出板250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