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孩子们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就我一个人。这里条件不比家里差,还有这么多老年人做伴,我住在幸福院里,孩子们都很放心。”11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武陟县嘉应观乡御坝村慈善幸福院,83岁的程元心老人谈起幸福院里的生活,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家占地1288平方米的慈善幸福院,内设活动室、阅览室、保健室、娱乐室、休息室、老年学校、餐厅厨房、卫生所等,可提供休息床位40多张。像这样的慈善幸福院,武陟县目前已经建成9家,有270多位75周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生活。
幸福院里多是三五位老人一间房,房间里家用设施一应俱全。每位老人床头的墙上都悬挂着一张小卡片,上面有老人的照片、姓名以及子女联系方式等信息。在幸福院里,老人们可以在一起打牌、下棋、聊天、看电视等。
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生活需求和精神慰藉都要得到满足。按照农村养老方式的需求,武陟县大胆创新农村养老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以乡村为主力、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工作思路,通过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全面建设村级慈善幸福院,闯出一条以家庭为基础、足不出村的养老服务新路子。
“同常规的养老院不同,幸福院是一种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御坝村慈善幸福院院长张小梅说,“院子是村里闲置的房子整合改造的,为老人们提供一日三餐,老人们白天一起在这里吃饭、休息、聊天、娱乐等,晚上可以选择回自己家住。由村民自发组织的义工群体义务承担了医疗卫生员、健身辅导员、清洁员等职责。”老年人在幸福院就餐是以自费低偿为主,采取个人拿一点、村里筹一点、社会捐一点、政策补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资。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得到了该村群众的一致称赞。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武陟县将完成30个以上的村级慈善幸福院建设任务;2014年年底,将实现全县村村建有慈善幸福院的目标,满足所有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