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切实履行职能,利用质量提升、技术服务、监管到位等手段,切实服务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才能取得质监事业的发展。”
——温县质监局局长、党组书记晁立华
本报记者 高小豹
“质监与企业是鱼水关系。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没有企业经济的发展也就无法取得质监事业的丰收。”11月15日上午,温县质监局局长、党组书记晁立华谈及质监与企业的关系时说,“只有建设好质监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质监与企业的科学发展。”
质监工作与企业经济息息相关,走进温县企业,处处彰显着质监的元素。宽阔的厂院里各类标牌整齐划一,整洁的生产线参观走廊张贴着质量安全的标语……作为温县2011年县长质量奖获奖企业,河南天香面业有限公司的质监元素无处不在:2006年获得省优质产品,2011年获得省名牌产品,2011年获得县长质量奖……这些展品室内的荣誉就是最好的见证。“在温县质监局的帮助指导下,我们公司自2011年创河南省名牌以来,销售收入由2010年的2.85亿元增加到4.2亿元,产量由2010年的600吨增加到1200吨,产值翻了一倍,利税同比增长了47%。”该企业负责人说。
晁立华说:“我们以质量兴县为抓手,引导扶持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争创名牌产品、优质产品。” 据介绍,近年来,温县质监局深入开展“以质取胜、质量兴县”活动,建立“政府推动、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该县成立质量兴县战略领导小组,将其纳入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年终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据介绍,从2005年起,该局每年组织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开展QC小组活动,在全县100多家企业中树立名牌兴企意识,引导企业走科学发展、质量效益之路。为了使温县名牌战略推进工作落到实处,晁立华带领班子成员主动上门开展服务,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完善标准、计量、质量和内部管理四大体系,积极帮助企业做好争创前期准备工作,避免企业走弯路。
“为促进经济转型,温县政府累计投资16亿元建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晁立华说,“创建省级‘知名品牌示范产业集聚区’,对当地政府招商引资、企业经营管理、拓展产品销售市场都将起到促进作用,也将提升质量监督检验能力。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就是打造质监与企业命运共同体。”为提升产业集聚区企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推进产业集聚区提速增效发展,温县质监局先后组织召开6次会议制订创建方案,成立了创建小组,并前往漯河、周口产业集聚区考察学习。
可是,创建省级“知名品牌示范产业集聚区”有一个硬性条件——必须具有省级以上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而在2008年,温县质监局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省怀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省怀药质检中心),实验室面积达1500 平方米,拥有美国进口离子色谱仪、日本进口氨基酸分析仪等检测设备63台(套),具备对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种产品、131个相关参数的检测能力。省怀药质检中心运行以来,委托检验700批次,接受省、市监督抽查435批次,合格率达98.6%,业务范围辐射焦作辖区50余家怀药企业,遏制了假冒铁棍山药在焦作地区的销售,规范了市场秩序,维护了“四大怀药”产品形象和声誉,促进了温县怀药产品健康有序发展。
“为达到创建条件,我们利用省怀药质检中心这一技术平台,整体搬迁至产业集聚区。目前,政府为该中心建设的办公场地基本就绪。”晁立华说,“我们将随着产业集聚区企业的发展壮大,建设具有覆盖主导产业、产品的省级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和全面的质量检测和科技创新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晁立华说。
【人物档案】
晁立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5月出生,本科学历,1984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焦作市温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检中心主任、副局长等职,2011年11月任焦作市温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