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
预计今年底达到2400公里
排除次生爆燃可能
连州国际摄影展在穗开展
邢台天然气泄漏事故
破损管道成功封堵
管线设计是否存在问题?清污进展如何?
俄官员将被限制使用高档公车
“打破十年谈判僵局”
焦作房管办证换挡大提速
马尔代夫新总统称
将优先发展与印度关系
多国教育机构来华面试中国博士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破十年谈判僵局”
——专家解读伊朗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达成意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记者 刘 华 张鹏雄

  经过密集谈判,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外长与伊朗外长24日在日内瓦就伊朗核问题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相关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协议的达成打破了过去十年来有关伊朗核问题谈判的僵局,为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可能。

  根据这项协议,伊朗同意暂停生产丰度为5%以上的浓缩铀,同时稀释或转化库存的丰度为20%的浓缩铀;未来6个月里,伊朗不新增丰度为3.5%的浓缩铀库存,不再兴建额外的铀浓缩设施,不新增离心机等。作为回报,相关国家暂停对伊朗贵金属、汽车等的部分进口限制以及对伊朗石油化工产品的部分出口限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认为,协议的达成首先要归因于谈判各方——尤其是美伊——都有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意愿。美国感到通过遏制打压的手段阻止伊朗核计划已是力不从心,而伊朗在遭受长期经济制裁后,国计民生正面临严重威胁。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富说,伊朗新总统鲁哈尼8月份上台后,伊朗方面政策出现积极变化,也为达成协议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月11日,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合作路线图,允许核查人员检查部分核设施,许诺提高核计划的透明性,这为协议的达成扫除了一个重要障碍。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用四个“有利于”肯定伊朗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的重要性:“有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有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各方同伊朗开展正常交往,也有利于伊朗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项初步协议,旨在以伊朗部分地放弃核活动换取西方国家部分地解除制裁。”李绍先说,协议的签署,首次打开了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大门。

  专家们表示,在伊朗核问题上,中方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致力于劝和促谈,为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绍先注意到,就在本轮日内瓦对话会举行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伊朗总统鲁哈尼通过电话。而在10月中旬和本月上旬举行的前两轮对话会前,伊朗常务副外长萨尔马迪、伊朗伊斯兰议会议长拉里贾尼也分别访华,同中方就伊朗核问题交换过意见。

  本轮对话会期间,王毅又在抵达日内瓦后不久,就先后会见英、俄、法等国外长。此外,多年来,中方也一直积极推动美国与伊朗直接对话。

  “中国同伊朗和对话会的其他各方都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因此能够为解决伊朗核问题起到独特的、建设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谈判出现困难时,往往可以穿针引线,推动对话继续进行。”李绍先说。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认为,鉴于美伊之间信任度不高,加之两国政府都面临来自国内的压力,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进程还存在出现反复的风险。“未来关键是要落实,如果各方能够按照协议的承诺往前走,就有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谈下去、达成新协议,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解决问题。”

  “伊朗核问题十分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李国富认为,未来局势走向如何,关键要看各方能否加强互信,要看美伊双边关系如何发展。“不管怎样,这次达成初步协议,为各方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为和平、全面、永久性解决伊朗核问题开了一个好头。”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