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虽然距离走出校门还有半年时间,许多90后应届毕业生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前程奔波。11月23日,我市2013年冬季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在河南理工大学举行,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仍有1.2万余名应届毕业生赶来参加。
记者在现场发现,应聘者的择业心态悄然转变——不再盲目制作大量简历,而是锁定一两个目标,做足功课应对面试;薪金问题被排到与用人单位对话的末尾,本科生愿意到服务行业,下车间、到门店。
外地企业来焦“抢”人才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是2013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启动以来,我市实施的一项具体举措。在由河南理工大学、市人才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2013年冬季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上,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焦作华飞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轴集团有限公司、燕京啤酒(河南月山)有限公司、市科瑞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尚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216家大中型企业,带来了涉及机械、化工、能源、工程、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建筑、行政、人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行业的8300余个岗位。
据市人社局主管就业工作的副局长李水介绍,参会的216家企业中,来自湖南、湖北、河北、山西及我省新乡、济源等10余个省市的外地企业占50%,来与焦作企业“抢”人才。
记者注意到,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的摊位前挤满了学生,一周上五天班、缴纳“五险一金”、带薪休假等待遇吸引了不少求职者。
不少大学生愿意下基层
郑晓是河南理工大学20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她准备了5份简历,每份简历仅2页,一页是个人基本情况介绍,一页是自荐书。“我不想投太多的企业,主要是想选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单位。”在双选会现场,郑晓把第一份简历投向了一家大型煤矿机械制造公司。招聘人员告诉她,公司目前面向大学生的岗位主要是基层车间,没有针对大学本科生设定特有的岗位,也就是说,郑晓如果被录取,需要从车间一线干起。
对此,郑晓表示能接受。“就业初期在一线工作,对我来说未必是坏事,只要公司有好的发展平台就行。”郑晓说。
在另一个会场,大张集团的招聘展位前,应聘者排起了长龙。该集团招聘的是店长、卖场营业员。一个卖场营业员的职位,让很多大学本科生放下了架子,工作人员面前已堆了几十份简历。据了解,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将到一线干销售。据大张集团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岗位工资待遇不高,但比较锻炼人的交际能力,干好了可以成为门店的店长。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的小姚,表示愿意到基层门店进行锻炼。
只要愿意干 就业并不难
焦作人才市场河南理工大学分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企业用工需求也在大幅增加。可以说,如果学生愿意干,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是没有问题的。
该负责人称,大学生就业途径越来越多,有升学的、有创业的、有考公务员的,应该说绝对的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存在了。目前的困难是相对的,即学生的就业期望、专业对口程度与企业提供的岗位仍存在矛盾。毕业生看重的除了单位的实力外,更看重的是单位能否为其提供发展及深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