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因其抽象性强,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吃力。我通过在班里开展“8、4、2、1”小组学习和学习的微观指导,改变了这种状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按“8、4、2、1”小组分法,把学生按成绩优劣分成6个大组,“8”就是每组有8个学生;“4”就是将每个大组再按照成绩分成两个小组,每组4人;“2”就是每两个人结成一对一的帮扶;“1”就是另外再配一个副组长,负责本组的其他事务。
小组建成之后,让每个组的学生给本组起一个组名,如永不言败组、求实奋进组、雄鹰组等。然后再确立小组的奋斗口号,如永不言弃,奋斗成就未来;为理想而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这样,小组成员就有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小组的活力就会充分体现出来。
学生的互助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一个老师的教育对象是几十个学生,对一部分学生因材施教了,必然影响另外一部分学生。而小组学习是一对一的,他们彼此知根知底,只要老师引导得当,他们很多人都可以担当老师的角色,去教比他们程度低的同学。上个学期,我们班各小组组长把本组物理基础差的同学集中到新实验室,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培训。6个物理好的同学轮流教,很自然地由“自己懂了”提升到“如何让别人懂”,促进了优秀生的拔尖。同时,原来物理差的同学基础补上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更高了,班里的物理成绩迅速在整个年级脱颖而出。
在轻松愉悦中,我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魅力。学生有了自己的舞台,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我也从中获得了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