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笠
80后的王静静,2008年8月至今,已连续两届担任博爱县月山镇东凡厂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几年来,她为乡亲们干了不少好事、实事,赢得了大家的拥护和爱戴。
1983年出生的王静静,是我市第二批大学生村干部。虽然她是个土生土长的博爱人,但在自己的家乡当村干部,还是让她捏了一把冷汗。“我担心村民不接受我,也担心服务不好大家。”王静静说。2008年4月,她被分配到博爱县月山镇后庄西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刚到村里的时候,老百姓议论纷纷:“一个小姑娘家没有经验,能干成什么啊?”就这样,在群众的质疑声中,王静静开始了自己全新的人生历程。
为了尽快胜任工作,王静静首先对村情民意进行详细摸底,坚持每天写工作日志。她参与村里的第一件事情是环境卫生整治,经过和其他干部的共同努力,彻底改变了后庄西村脏、乱、差的面貌。紧接着,针对村内水管老化、群众吃水困难的实际情况,她又积极协助其他干部做好地下水管的整改工作,使群众吃上了放心水。
由于工作态度端正,进入角色快,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镇党委在考核后,于2008年8月将她委派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博爱县月山镇东凡厂村。
东凡厂村属于山村,有430口人,群众住的大多是石头砌的窑洞,没什么经济来源。为了尽快掌握村里的情况,她登门拜访村里的老前辈,向他们请教。走访中,她为村里的6家特困户办理了低保,还为群众解决了一些邻里纠纷。不知不觉中,村民已经开始认同她的工作。
2008年10月,王静静高票当选为东凡厂村村委会主任。在11月份的村党支部换届中,她又全票当选东凡厂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百姓的信任,她下定决心要在山区好好干一场。
多年来,东凡厂村的群众都是靠天吃水。上任后,王静静决心解决群众吃水这个大难题。经过多方协调,她为村里争取到了人畜安全饮水项目。为了节省开支,她到市场上买来钢管及配件,回村自己焊接。同时,组织群众用镰刀在山坡上割出一条敷设水管的通道。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东凡厂村圆满完成了新建800立方米蓄水池、安装一台变压器、敷设1000米钢管和更新300米塑料管的工程,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难问题。
在东凡厂村首届任职的4年时间里,王静静无论是结婚还是生孩子,都没耽误过村里的工作。2011年11月8日,她又以93%的选票当选东凡厂村村委会主任、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老百姓的信任,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王静静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