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实习生 张银雯
近日,市民王阿姨致电本报热线,谈及前段时间让她恼火的一件事:小区有个小贩骑三轮车卖卫生纸,王阿姨觉得纸挺白,而且价格便宜,于是一次买了五提。但家人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很不适,身上甚至出现了红点等过敏症状。后到医院检查得知,那是因为使用了劣质卫生纸而导致的荧光增白剂过敏。
那么,我市市面上出售的卫生纸质量到底怎么样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假冒、劣质卫生纸随处可见
在丰收路某小区一家小卖铺,记者买了一提“健康家庭”卷纸,到家打开后发现,纸看起来很白,但是摸起来却比以往在正规超市购买的同款卫生纸粗糙,且包装颜色不正,产品标志印刷得模糊不清,包装纸背面的内容更是难以辨识。
随后,记者到山阳商城进行采访。这里卖卫生纸的店铺还真不少,其中有几家出售的卫生纸大都用一个塑料大袋子包装,上面根本看不到生产日期、产品名称等信息。记者随意拿起一卷,用手一拍,就有白色的碎纸末脱落下来。这些卫生纸,与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相比差距甚远。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颜色均匀,包装整齐,产品合格证、保质期、材质、产地等信息一应俱全。
劣质卫生纸充当餐巾纸
劣质卫生纸质量差,可是还有不少小饭店拿其充当餐巾纸。在和平街某小餐馆,记者看到餐桌上摆放着一个卷筒纸,纸质疏松、粗糙,轻轻一揉就能揉出许多粉末,稍一沾水就化成一团白色糊状。
“这种餐巾纸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在早餐摊、大排档、夜市摊上,都能看见它的身影,一看就知道这种纸不干净,但是出去吃饭有时候没带纸巾,只能临时用一下。”市民张先生说。
连日来,记者调查了我市一些小吃店、快餐铺和早餐摊,发现几乎全是用劣质的卫生纸充当餐巾纸。
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卫生纸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假冒、劣质甚至“三无”的卫生纸,都是地下黑工厂生产的,大多是用回收的卫生纸、废书报、烂纸团等漂白而成,残留有许多有害物质。其颜色看上去很白,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就不容易分解,有致癌的风险。
同时,该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在选用卫生用纸时,应尽量选择大型企业、知名品牌的产品,尽量在超市等有质量保障的销售点购买;要养成看包装的习惯,看包装上是否注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卫生标准、卫生许可证、主要原料、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消费者出门就餐时,尽量不使用和少使用小餐馆的餐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