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以前俺村人都是靠天吃水,要是遇到雨水少的时候,就要到村边的蓄水池去挑。”
“现在可好了,家家户户的水窖里都通上了自来水,以后再也不用挑水了。”
昨日,记者在博爱县寨豁乡茶棚村采访时,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抢着说起了村里最近发生的新变化。
茶棚村位于博爱县北部山区,下辖的4个村民小组居住分散,村民们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以前,该村村民的日常生活是靠天吃水,家家都修建了水窖,每逢下雨天,乡亲们就把雨水收集到自家的水窖中,用于洗衣、做饭等。如果水窖里的水用完了,又遇上干旱少雨,村民就只能到村边的蓄水池里挑水。
“俺村吃水难、用水难在全乡是出了名的,铺设管道把水引进家,是俺村人多年的梦想。尤其是东石匣和西石匣这两个村民小组的群众,由于距离村里的蓄水池比较远,再加上山路崎岖不平,挑水一个来回就得半天时间。”该村党支部书记杜师红告诉记者,今年夏天干旱严重,村民们几乎天天都要步行或者推着三轮车到蓄水池取水,乡、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彻底解决该村村民的吃水难问题。
寨豁乡想方设法帮助茶棚村争取了40多万元水利建设资金,11月上旬,新的蓄水池建设和自来水管道铺设工程终于启动了。该村上百名群众自发参加工程建设,不到半个月时间就铺设自来水管道8000余米,让全村人都用上了自来水。
“真没想到俺村这么快就用上了自来水,以后乡亲们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杜师红激动地说。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