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通讯员朱宗矗)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全国开展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活动成果,今年年初以来,我市人口计生委、公安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联合开展了以集中整治B超市场、整治人工终止妊娠技术服务机构、整治药品销售市场、严厉打击“两非”(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和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三整治一打击”专项行动,收到良好效果。
据介绍,本次专项行动以“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以完善长效机制为目标,以严打整治为重点,以落实目标奖惩为保障,重在认真梳理、检查工作制度,进一步查缺补漏、完善措施,强化部门职能,加强规范管理,加强部门协同,严打“两非”行为,促进我市出生人口性别趋于平衡。
宣传先行,营造“关爱女孩”浓厚氛围
为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关爱女孩”浓厚社会氛围,市人口计生委充分发挥媒体的引导作用,与报社、电台、电视台联合,开设《人口和计划生育》《计生国策在焦作》《青周刊婚育》等专栏,开办“关爱女孩行动”专题和《人口·社会·家庭》《计生播报》等栏目,大力宣传性别比治理工作动态,并与电信部门联合,开通了“关爱女孩”行动手机宣传彩铃。
市人口计生部门还依托阵地加强宣传倡导,先后印制打击“两非”行为宣传折页50余万份,发放到各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各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B超室、妇科、门诊、病房等显著位置张贴禁止“两非”醒目标志、设置“两非”行为公开处罚栏;在“5.29”“9.25”等计生纪念日,在人口学校、社区文化大院、东方红广场、主要街道等组织文艺活动,宣传村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开展打击“两非”典型案例成果巡回展。
同时,我市各部门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市人口计生委发挥计生服务车的宣传作用,巡回宣传打击“两非”的政策法规;市卫生局通过在医疗卫生机构悬挂警示标语、制作宣传版面等,积极营造打击“两非”氛围;市妇联依托普遍建立的妇女之家和广泛开通的12338妇女维权热线等工作平台,大力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型生育观念,落实“关爱女孩”的各项政策措施。
部门协作,形成综合治理强大合力
在加强协作方面,市人口计生部门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建立了队伍专业化、办公自动化、管理规范化、反应快速化、案件程序化、资源共享化的“六化”治理新机制;我市与新乡、洛阳、济源等周边地市建立了多层次、跨区域的协作机制,相互提交案件信息和查处结果,积极查办、协办各类“两非”案件,有效堵塞了交界地区违法犯罪的漏洞,初步实现了联防联治。
我市健全完善了《焦作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专项治理举报办法》,及时受理电话、网络、短信、信件和来访等举报,加强公众对“两非”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同时,建立举报快速查处机制,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
为保持性别比综合治理高压态势,我市强化了整治打击工作,集中整治B超市场,对所有购买、使用B超的医疗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特别是民营医院、联合诊所、个体诊所进行重新摸底排查,对从事B超业务的单位和个人重新登记审核,重新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统一管理;集中整治人工终止妊娠技术服务机构,对从事终止妊娠技术服务的机构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严把执业资格关,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或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人工终止妊娠手术;集中整治药品销售市场,对辖区内的药品零售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清理,从源头上堵死非法销售终止妊娠药品的渠道;集中查处“两非”案件。据统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对2000个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药品销售门店进行了重新清理清查和登记备案,对760台B超进行了重新编号和身份确认,对违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了严厉查处。全市共查办“两非”案件158起,罚款23.2万元,没收终止妊娠药品99盒。
完善制度,健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在加强治理的同时,我市更加注重完善制度,健全性别比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在完善日常监管制度中,各级性别比综合治理办公室健全完善了月通报和季督导制度,各县市区建立完善了乡镇办排查线索、专案组调查取证、拿出拟处理意见、性别比治理办公会专题研究、责成相关部门限期处理的查案制度;在完善出生实名登记制度中,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人口计生和公安部门配合,大力推行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及时准确提供信息,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进一步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新格局,健全完善了宣传教育、利益导向、全程服务、规范管理、严查“两非”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了综合治理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