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杨永胜
人们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作为黄河滩上兴起的农业大镇——孟州市化工镇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梦想:由农业大镇向工业强镇转型,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然而,一无工业基础、二无工业资源的现实制约了该镇工业的发展。农业大镇如何实现工业梦?近年来,该镇的做法是: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依托养殖资源上工业项目。该镇依托良好的养殖传统和养殖自然环境,通过资源招商,引进了鸿基置业与澳大利亚裕万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的孟州市鸿基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鸿基农牧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拉长养鸭业产业链条,既从事种鸭繁育,又拥有屠宰加工、熟食制品、饲料生产和羽绒加工等生产线。鸿基农牧投资成立孟州市鸿基禽业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种鸭20万只,年产蛋4500万枚;投资7000万元建成鸿基饲料有限公司,年产饲料50万吨;投资8000万元建成河南省喜鸭鸭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肉鸭1100万只;投资3000万元建成鸿基孵化有限公司,年孵化鸭苗1500万只。目前,鸿基农牧的鸭产品销售范围覆盖陕西、山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年实现销售收入8.66亿元,为化工镇农民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辐射带动该镇及周边乡镇养殖户260余户,养殖户年平均利润可达10万元。
围绕鸿基农牧,该镇大做工业文章,在孟州市率先推出了“对接二产、连接三产”全新经营模式。在鸿基农牧的带动下,该镇又引进了投资2000万元的孟州市鸿基有机肥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梦佳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鸿基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等3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拉长了产业链条,放大了集聚效应,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依托粮食资源上工业项目。该镇依托传统农业大镇粮食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先后引进粮食加工和食品生产企业3家。这3家企业是投资2.5亿元的孟州市海纳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9000万元,为5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投资2000万元的孟州市海成有限公司粮食储备项目,建成后可存储粮食2.5万吨,年实现产值6500万元、利税550万元,为1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投资1000万元的孟州市富员外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小麦粉加工萨其马食品,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为7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化、高标准的海成有限公司粮食储备项目建成后,可为海纳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酒精生产项目和鸿基饲料有限公司饲料加工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
为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海纳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初又新上了年产2万吨无水乙醇项目,对该公司生产的工业酒精进行蒸馏、提纯。无水乙醇项目可使该公司每年新增销售收入4500万元、利税400万元。
该镇粮食加工企业的引进和发展,拓宽了农民转移就业的渠道,缓解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使农民走出了粮食卖不掉、储不下、运不走、补不起的困境。
依托花生种植资源上工业项目。该镇先后引进花生深加工企业4家,它们是投资6000万元的焦作市孟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干果加工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孟州市谷香缘干果加工有限公司干果加工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孟州市广茂食品有限公司年产600吨花生食品项目;投资900万元的成都中港睿奇有限公司孟州分公司花生露饮料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利用当地盛产的花生进行深加工,生产咸干、五香、蒜味、卤味、香脆、奶油、红泥等多种口味的花生果和花生露。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可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每年加工干果3000吨、实现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从而有效整合该镇及周边县市花生加工市场,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该镇依托木材资源,积极引进木材加工项目,迅速壮大木材加工业。该镇先后引进了投资3000万元的孟州市红杉木业有限公司年产30万张板材项目和投资2500万元的孟州市鹏达木业有限公司年产25万张板材项目,主要产品以人造板为主。这两个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