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
意大利一华人工厂着火7人死亡
纽约一通勤列车出轨至少4人死亡
怀抱“玉兔”奔月宫
延伸阅读
17万多辆V3菱悦汽车被召回
要闻简报
嫦娥三号发射过程
张艺谋、陈婷违法生育事实已查实
三个孩子均属非婚生育
八项规定实施一年取得实效
近2万名干部被处理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抱“玉兔”奔月宫
——嫦娥三号发射现场即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记者 王经国 宣良

  大凉山峡谷中的西昌卫星发射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静静依偎在发射塔架的环抱中。2日1时26分,塔架上,刚刚给火箭加注完低温燃料的工作人员,正进行最后的撤离。

  数十米高的火箭顶部整流罩内,端坐着一位现代“嫦娥”:中国第三颗探月卫星——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重近3.8吨的探测器,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

  再过4分钟,“嫦娥”就将怀抱“玉兔”,从这个素有“月亮城”之称的地方启程远行。

  36.8万公里外的月宫深处,似乎有着无穷的引力,在召唤着她。

  “1分钟准备!”1时29分,静寂山谷中传来“零号指挥员”鄢利清响亮的声音。这名“80”后科技人员,已是第二次担任嫦娥发射任务“零号指挥员”。

  塔架徐徐打开。乳白色的火箭箭体上,“中国航天”4个鲜红的大字在灯光下分外醒目。火箭顶部整流罩上,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清晰可见。

  这是中国的第三次探月飞行。从嫦娥一号的“绕”月到嫦娥三号的“落”月,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正在有序推进,中国人登上月球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发射塔几公里外的指挥控制大厅灯火通明,巨大的电子屏上各类数据、图表实时显示着塔架等各技术岗位工作状态。操作台前,调度口令此起彼伏。工作人员为嫦娥三号出发进行最后的“梳妆”。

  参观台上,西昌指挥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所有的目光都聚向这里,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10、9……3、2、1,点火!”鄢利清有力地发出号令。与此同时,发射控制台操作手白春波重重地按下红色点火按钮。

  捆绑了4枚助推器的火箭喷出一股橘红色烈焰。巨大的火焰将塔架下导流槽内数百吨水瞬时化为蒸汽。总重达数百吨的运载火箭拔地而起,拖着长长的尾焰直刺天幕。

  在火箭腾空的同时,嫦娥工程各大系统上万名参试人员、数千台套设备一齐启动。

  “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从西昌到北京、西安,从厦门、喀什测控站到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测控数据的接力实时传来。

  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二三级分离、三级发动机关机……西昌指控大厅内,显示屏正以动画的形式实时显示飞行的每一个关节点。

  “我们采用了三维环境下的全程数据实时仿真,依据主要参数、运用三维动画,将火箭的飞行状态更真实、更直观地展现出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站站长李永斌说。

  1时48分许,器箭分离。火箭将探测器成功送入近地点高度210公里、远地点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太空长途跋涉之后,嫦娥三号将在月球实施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随后开展一系列科学试验。

  2时18分许,嫦娥三号探测器太阳能帆板展开。指控大厅内掌声四起。随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西昌12月2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