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化普法宣传 推进法治创建
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美丽焦作提供法律保障
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群众对服务型党组织有“七盼”
公园里的歌声
情缘两岸
收废品的一家子
街头棋局
山阳风雅 福慧双修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普法宣传 推进法治创建
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美丽焦作提供法律保障

□杨吉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今年“一二·四”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活动主题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新时期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任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法治中国进行了全面部署。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全力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规范的社会治理,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持久地推进法制宣传和法治焦作创建活动,让法治成为推动转型发展、建设美丽焦作的正能量。

  加强普法宣传,不断增强法治观念。依法治国,普法先行。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程。《决定》提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我认为,抓好法制宣传教育,一是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将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实现法治工作从软指标到硬任务的转变。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二是需要创新活动载体。持续深化“法律七进”活动,围绕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在身边”,自觉“与法同行”。三是需要注重统筹兼顾。坚持节日集中宣传和日常普法教育相结合,既要突出时间节点,抓好以“一二·四”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代表的主题宣传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捍卫宪法尊严、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又要突出重点对象的日常普法教育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带动全民学法守法、知法用法,引领全民培养法治思维,把法治理念熔铸于公众的心中,真正做到从感性共鸣、理性思考到自觉接受。

  弘扬法治文化,积极培育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在提升法律素质、培育法治精神方面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建设法治焦作,需要“文化搭台、法治唱戏”。我认为,弘扬法治文化,一是结合地域特点,打造法治文化品牌。通过观念引导、规范养成、激励约束,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尊崇法治作为一种精神信仰和思维定势,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二是巩固传统阵地,营造法治文化氛围。通过建立闫河公园、许衡广场等法治游园和法治文化广场,在城市主干道、大型集贸市场、公交站台、大型写字楼设置法制宣传广告牌、法治文化墙,打造出一批生活化、场景化法治育人场所,营造“出门有法、抬头见法、遇事守法、办事依法”的法治文化氛围。三是利用宣传媒体,提升法治文化品位。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在报纸上开办法治专栏、在电视台开办“说法时间”等栏目,运用多媒体、手机报、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介传播法治文化,形成法制宣传教育的多维效果。四是加强文艺创作,丰富法治文化生活。编印《法治箴言》《法治漫画》和《普法“三字经”》等一系列普法读物,制作法治雨伞、法治围裙、法治春联等普法宣传品,创作法治戏曲、法治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节目,开办“道德大讲堂”,组织“夕阳红”普法宣传队、法治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巡回演出,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法治文化教育。

  坚持普治并举,持续深化法治创建。《决定》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我理解,贯彻落实“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就是要坚持普治并举,建立完善科学的法治焦作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持续深化“法治焦作”创建。一是建设法治政府。推动法治建设,政府应当先行,通过全面落实《决定》提出的“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让法律顾问介入政府的决策、执行、监督的整个过程,当好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的“法律活字典”。加强对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查,出台岗位风险防控操作规程,规范权力运行和行政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制度,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二是推进公平正义。按照《决定》提出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要求,建立综合管理、动态监督、案件评查的办案机制,大力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坚持司法为民,推行阳光审判,通过对一起起个案的公正处理,让法律给公民以信心,让人们对法律出自真诚的信仰。三是优化法律服务。《决定》提出“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对规范律师执业行为、推动法律服务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通过成立律师行业行风监督委员会、开展“五星”律师事务所评定活动,促进律师规范执业、诚信执业。同时,教育引导全市律师站位全局、主动融入,紧扣经济转型示范建设过程中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发挥法治对市场经济的引导、规范、调节和保障作用,积极为“十大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进一步维护经济秩序、优化经济环境、防范经营风险。四是深化依法治理。持续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法治乡镇、法治村街“四级联创”活动,广泛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加强部门联动,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活动,对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开展法制宣传和专项治理,推动法治建设成果惠及于民。充分发挥法治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刑释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安置帮扶,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积极探索“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和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冲突纠纷,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作者系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