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看得见的,是城市更加干净整洁,交通更加井然有序;群众看不见的,是城市管理更加细致,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今年年初以来,博爱县坚持把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推动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以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为目标,以实施综合整治为抓手,围绕群众关心的城管热点难点问题出实招、办实事,全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幸福之城、和谐之城。
以创新管理理念为突破,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在原有城市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围绕“精”字做文章,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精心、精细和精品。
引进数字城管,创新城管机制。该县自2011年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建成以来,充分利用数字城管科技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到精细、由静态到动态、由被动到主动的传统城管机制向现代城管机制的根本转变。今年年初以来,该县城管局积极利用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加强监控管理,对中山路、鄈城路、团结路、玉祥路在监控范围内的“三种”经营和“十乱”现象以及垃圾肆意倾倒等现象进行全天候监控,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巡查队员到现场进行解决。利用数字城管,今年共清理违规占道经营、流动经营800余起,清理小广告300余条,查处垃圾乱堆乱倒200余起。
构建城管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该县于2011年分别以2号、3号政府令公布实施了《博爱县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博爱县城区背街小巷和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对各部门在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方面承担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并制定了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城市管理机制。目前,该县正在根据以上办法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的工作意见》,力求将各相关部门、乡镇、村街的城市管理职责进一步细化,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更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近年来,该县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管理的前置条件,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加强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一是加快城区道路建设步伐。该县城市道路框架逐步完善,进一步优化了城市道路框架,初步形成了相互贯通、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二是完善相关制度。该县制定完善了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5年内、大修后3年内无挖掘的制度;道路开挖前对地下管线的建设,实行政府协调、部门会商制度。三是做好新修道路路灯设置工作。今年,该县完成了清义路、群英西街、科技路、广兴路路灯安装工程;好友路、文化路东段路灯安装工程正在施工。同时,该县加强城市照明设施日常维修养护,确保城区主干道亮灯率达98%,次干道、支路亮灯率达96%。
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营造美好家园。该县把环境保护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不断深化环保目标“一票否决”和问责制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关小促大、扶优促强”的文章;相关部门在污染减排、综合整治、环保专项行动等重大活动中,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解决了一批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源头上严把准入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的项目不批,选址、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不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项目不批,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新增污染项目不批。通过分年度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该县出境水断面水质、城区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加大绿化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品位。该县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打造宜居环境为目标,编制了《博爱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绿地规划科学布置各类绿地。截至目前,该县城市绿地面积达458公顷,绿地率达31.5%,绿化覆盖率达3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同时,该县按照《城市绿化条例》《河南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等规定,规范城市绿化建设,绿化建设与管理已进入规范化管理,城市绿化效果明显,城市环境有了较大改观。
加强城市综合交通管理,着力优化道路交通环境。该县以实施“畅通工程”、创建“平安畅通县区”为载体,以整治乱停乱放、治理交通拥堵为重点,下大力气狠抓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的整治工作,规范了城区道路交通秩序。
王晓波 崔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