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鹏)日前,记者在中站区采访时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中站段主体工程率先完工。
记者来到南水北调总干渠白马门河倒虹吸工程现场,见到了负责该段工程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仝卫东。从2009年6月份该段工程开工建设至今一直在一线指挥的他,说起率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喜悦之余满怀感激:“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特别是去年冬天至今的300多天时间里没有出现过阻工现象,为我们率先完成建设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说起往事,仝卫东如数家珍:“2009年冬,征迁工作开始,首批涉及府城街道启心村7组20多户群众。中站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分组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我们负责准备好施工机械,谈好一家征迁一家。仅仅2天时间,这20多户群众的征迁工作就顺利结束。”
面对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针对工程开工以来接踵而至的一个个难题,中站区委、区政府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扎实细致的群众工作,及时足额兑付补偿资金,确保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正常施工。
该区成立了高规格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具体做到了“六包”:包政策宣传,包入户动迁,包协议签订,包搬空拆除,包困难帮扶,包信访稳定,一包到底。在征迁期间,中站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领导亲临一线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分管领导亲力亲为,进村入户,协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进展,保障了征迁安置工作的快速推进。
在拆迁工作中,该区按照先易后难、一户一策的办法,对每户的情况做到吃透摸准、逐一研究,并专门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帮助群众解除后顾之忧。征迁期间,该区重点落实了四项制度:一是联席会议制度,二是每日例会制度,三是建立征迁台账制度,四是定期通报制度。征迁结束后,该区对搬迁群众每周进行走访和慰问,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家庭困难的征迁户实行长期结对帮扶,把低保救助、教育救济、就业培训等政策资源向征迁困难群众倾斜,有力保障了征迁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