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有限的护理人员分配更加合理,每一名护士工作时都精神百倍,科室患者的满意度为100%,表扬信一个月收到20多封……从没有听说过,到逐步学习了解,再到实践运用,短短几个月,市人民医院泌尿内科在全院率先开展的护理品管圈活动已经取到了显著成效,让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兄弟科室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泌尿内科护理团队。
勇于尝试新事物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缩写QCC)最早起源于日本,属于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灵活运用7种管理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其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领导、技术人员、员工的三结合。近年来,品管圈管理在我国医疗领域得到尝试性开展。
为了增强医务人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鼓舞医务人员的工作士气,改善医疗环境,最终达到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目的,前不久,市人民医院大胆创新,决定选择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泌尿内科尝试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这一决策得到了泌尿内科护理团队的积极响应,大家都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
积极推进新方法
引进品管圈管理方式之后,泌尿内科积极按照医院护理部要求,多次组织全科护士加强学习,让大家充分认识品管圈是强化质量管理的一种先进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工作品质,解决部门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员工品管手法的培训教育,使大家将自觉改善工作变成一种习惯,共同享受品质改善的成就感。
今年8月份,由泌尿内科10名护士组成的品管圈正式成立,并选举护士崔盼盼为首期圈长、护士长郭仲琴为首期辅导员,共同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共同投票选出本次品管圈的主题——健康教育的落实问题。然后,圈员共同制订了品管圈活动计划,制作了甘特图(即活动计划进度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家还为泌尿内科品管圈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肾缘圈,既突出了泌尿内科的特色,又展示了大家共同努力的精神。
努力解决新问题
经过一个月的运行,泌尿内科品管圈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大家在运用健康教育查检表分5周依次对全部住院患者进行查检后,将所得结果再运用柏拉图分析。之后,根据“80—20”的原则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健康教育并没有落实到位,主要问题在于患者对用药及饮食方面知晓不全面。
问题找到了,怎么解决?肾缘圈通过“头脑风暴”的会议方法,对问题进行一条条的梳理。然后,由护士长对排班制度进行改革,每天安排3名责任制护士,全面负责所管患者治疗、护理、用药、饮食等方面的宣教以及陪同患者作检查等工作。新的制度不仅使有限的护理人员分配更加合理、高效,也让大家的精神得到了很大鼓舞。
两周后,泌尿内科再次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为100%,患者写给护士的表扬信也由10月份的6封增加到11月份的20多封。品管圈,让泌尿内科护理团队又一次以崭新的风貌站在了全院护理团队的前列。